黑马程序员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匿名内部类的使用
[打印本页]
作者:
_code
时间:
2014-10-3 07:51
标题:
匿名内部类的使用
它的使用规则是什么呢?
作者:
date1130
时间:
2014-10-3 08:30
如果非要来细致划分的话:
Java 内部类 分四种: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静态内部类和匿名内部类。
1、成员内部类: 即作为外部类的一个成员存在,与外部类的属性、方法并列。注意:成员内部类中不能定义静态变量,但可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
成员内部类的优点:
⑴ 内部类作为外部类的成员,可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成员或属性。(即使将外部类声明为PRIVATE,但是对于处于其内部的内部类还是可见的。)
⑵ 用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中不可访问的属性。这样就在外部类中实现了比外部类的private还要小的访问权限。注意:内部类是一个编译时的概念,一旦编译成功,就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两类。对于一个名为outer的外部类和其内部定义的名为inner的内部类。编译完成后出现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两类。
2、局部内部类: 即在方法中定义的内部类,与局部变量类似,在局部内部类前不加修饰符public或private,其范围为定义它的代码块。注意:局部内部类中不可定义静态变量,可以访问外部类的局部变量(即方法内的变量),但是变量必须是final的。在类外不可直接生成局部内部类(保证局部内部类对外是不可见的)。要想使用局部内部类时需要生成对象,对象调用方法,在方法中才能调用其局部内部类。通过内部类和接口达到一个强制的弱耦合,用局部内部类来实现接口,并在方法中返回接口类型,使局部内部类不可见,屏蔽实现类的可见性。
3、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定义在类中,任何方法外,用static定义。静态内部类中可以定义静态或者非静态的成员,(new)一个静态内部类不需要外部类成员:这是静态内部类和成员内部类的区别。静态内部类的对象可以直接生成:Outer.Inner in=new Outer.Inner();而不需要通过生成外部类对象来生成。这样实际上使静态内部类成为了一个顶级类。静态内部类不可用private来进行定义。当类与接口(或者是接口与接口)发生方法命名冲突的时候,此时必须使用内部类来实现。用接口不能完全地实现多继承,用接口配合内部类才能实现真正的多继承。4、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是一种特殊的局部内部类,它是通过匿名类实现接口。
匿名内部类的特点:
1,一个类用于继承其他类或是实现接口,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方法,只是对继承方法的事先或是覆盖。
2,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对象实例,不需要知道其实际类型。
3,类名没有意义,也就是不需要使用到。一个匿名内部类一定是在new的后面,用其隐含实现一个接口或实现一个类,没有类名,根据多态,我们使用其父类名。因他是局部内部类,那么局部内部类的所有限制都对其生效。
匿名内部类是唯一一种无构造方法类。大部分匿名内部类是用于接口回调用的。匿名内部类在编译的时候由系统自动起名Out$1.class。
如果一个对象编译时的类型是接口,那么其运行的类型为实现这个接口的类。因匿名内部类无构造方法,所以其使用范围非常的有限。当需要多个对象时使用局部内部类,因此局部内部类的应用相对比较多。匿名内部类中不能定义构造方法。如果一个对象编译时的类型是接口,那么其运行的类型为实现这个接口的类。
方法中的内部类只允许访问方法中的final局部变量和方法的final参数列表,所以说方法中的内部类和内部类没什麽区别。但方法中的内部类不能在方法以外访问,方法中不可以有static内部类匿名内部类如果继承自接口,必须实现指定接口的方法,且无参数 匿名内部类如果继承自类,参数必须按父类的构造函数的参数传递。
作者:
_code
时间:
2014-10-3 10:51
date1130 发表于 2014-10-3 08:30
如果非要来细致划分的话:
Java 内部类 分四种: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静态内部类和匿名内部类。
这些概念又让我复习了一遍 , 感觉 我欠缺的是代码理解。
作者:
唐王潮
时间:
2014-10-3 13:34
光理解不够,还得狂敲代码
作者:
戏言丶
时间:
2014-10-3 14:57
来复习一下,楼上总结得很不错
作者:
北风
时间:
2014-10-3 16:29
刚好看到内部类这个地方的视频,说的太全了。。。
作者:
x564573138
时间:
2014-10-3 17:29
沙发,,,
欢迎光临 黑马程序员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itheima.com/)
黑马程序员IT技术论坛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