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ssage:消息,其中包含了消息ID,消息处理对象以及处理的数据等,由MessageQueue统一列队,终由Handler处理。
- Handler:处理者,负责Message的发送及处理。使用Handler时,需要实现handleMessage(Message msg)方法来对特定的Message进行处理,例如更新UI等。Handler类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主要作用)1)、在工作线程中发送消息;2)、在主线程中获取、并处理消息。
- MessageQueue:消息队列,用来存放Handler发送过来的消息,并按照FIFO规则执行。当然,存放Message并非实际意义的保存,而是将Message串联起来的,等待Looper的抽取。
- Looper:消息泵,不断地从MessageQueue中抽取Message执行。因此,一个MessageQueue需要一个Looper。
- Thread:线程,负责调度整个消息循环,即消息循环的执行场所。
(三)、Handler、Looper、Message、MessageQueue之间的关系:
- Looper和MessageQueue一一对应,创建一个Looper的同时,会创建一个MessageQueue;
- 而Handler与它们的关系,只是简单的聚集关系,即Handler里会引用当前线程里的特定Looper和MessageQueue;
- 在一个线程中,只能有一个Looper和MessageQueue,但是可以有多个Handler,而且这些Handler可以共享一个Looper和MessageQueue;
- Message被存放在 MessageQueue中,一个 MessageQueue中可以包含多个Message对象。
【备注:】
Looper对象用来为一个线程开启一个消息循环,从而操作MessageQueue;
默认情况下,Android创建的线程没有开启消息循环Looper,但是主线程例外。
系统自动为主线程创建Looper对象,开启消息循环;
所以主线程中使用new来创建Handler对象。而子线程中不能直接new来创建Handler对象就会异常。
子线程中创建Handler对象,步骤如下:
Looper.prepare();
Handler handler = new Handler() {
//handlemessage(){}
}
Looper.loop();
(四)、Handler类中常用方法:
- handleMessage() 用在主线程中,构造Handler对象时,重写handleMessage()方法。该方法根据工作线程返回的消息标识,来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
- sendEmptyMessage() 用在工作线程中,发送空消息。
- sendMessage() 用在工作线程中,立即发送消息。
(五)、Message消息类中常用属性:
- arg1 用来存放整型数据
- arg2 用来存放整型数据
- obj 用来存放Object数据
- what 用于指定用户自定义的消息代码,这样便于主线程接收后,根据消息代码不同而执行不同的相应操作。
【重点】:使用Message需要注意4点:
1、Message虽然也可以通过new来获取,但是通常使用Message.obtain()或Handler.obtainMessage()方法来从消息池中获得空消息对象,以节省资源;
2、如果一个Message只需要携带简单的int型数据,应优先使用arg1和arg2属性来传递数据,这样比其他方式节省内存;
3、尽可能使用Message.what来标识信息,以便用不同的方式处理Message;
4、如果需要从工作线程返回很多数据信息,可以借助Bundle对象将这些数据集中到一起,然后存放到obj属性中,再返回到主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