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段文字:技术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诞生一个光彩照人的职位,十年前是项目经理,五年前是架构师,现在是产品经理。
我想这一定是出自技术人员之口的,因为一个真正的产品经理应该知道,产品经理并不是技术部的产物。
那么,产品经理到底应该干什么呢?按我的理解,产品经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开创型的产品经理
此类产品经理应当具有革命性的理念和创意,并引发与之相关的一连串变革,使用户产生从未想像过的新需求。
能归入这一类型的产品经理可谓凤毛麟角,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可以算一个,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也可以算一个。无论是Multi-Touch,还是SNS,都让人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需求空间,从而衍生出一系列基于这些新需求的应用。
开创型的产品经理需要具有很强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他们知识全面,却不受任何即有规则的束缚,善于观察,却不只是看到别人做了什么,还要看到别人没做什么。对这样的人来说,懂技术只在创业初期对它们有所帮助(可以更快地实现产品),但之后就跟技术没什么关系了,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idea。
2、挖潜型的产品经理
此类产品经理没有创造需求的能力,但他们能够很敏锐地捕捉到用户的需求,并以其掌握的资源和能力不断尝试满足,最终做出成功的产品。
此类产品经理的例子相对较多一些,而且往往具有技术背景,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周鸿祎。360的成功很偶然,它不过是满足了广大网民反流氓软件的需求,能成为中国第二大客户端纯属无心插柳。但周鸿祎个人的成功却是必然,因为他一直在研究网民的需求,并设计或投资改造各种产品来满足它。周很喜欢接受采访,很多人对他言谈中透漏出的理念津津乐道,但我却只记住了他的一句感慨:“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网民了,无法亲身体会你们的想法了。”
所以,挖潜型的产品经理是最适合技术人员转型的一个方向。事实上,国内的产品经理也大抵是这么一种类型。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产品经理的成功取决于能否准确把握需求,而不是自己的技术能力。
3、改进型的产品经理
此类产品经理一般不会完整设计一个新产品,而是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改进,使其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使用流程和交互方式。
这是一类跟技术部彻底无关的人,他们多是拥有设计、心理等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如果把产品比作一部电影,他们就是导演,他们不用写剧本,只需要让每一段剧情都演得恰到好处。
改进型的产品经理其实很匮乏,但由于这个群体普遍善于炒作,所以网上充斥的有关产品设计的文章基本都是这一类型。如果非要找个典型,那我觉得腾讯应该是最当之无愧的。正如地球人都知道的,腾讯严重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大部分产品靠抄袭,但不可否认的是,腾讯抄得相当用心,很多东西甚至比原版还要好用,比如QQ Mail。他们甚至还给自己找了个时髦的词,叫“微创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类产品经理并无严格界限,多数产品经理都在同时扮演三种角色,只是各有侧重而已。但现在很多企业给并不从事这三类工作的人也挂了个产品经理的头衔,我想这才是误导人们说出开头那句话的根本原因。对于那些只是带队做项目,很少花心思在需求研究上的人,还是管他们叫项目经理比较合适,否则你就露怯了,就像十几年前大家纷纷把人事部改名为人力资源部一样,看上去很时髦,但其实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的区别。
本文由传智播客为您推荐并呈现,来源:新浪微博 ,译者:李虹铭 友情提示:若出处标注错误,请联系QQ:1010746983及时更正,感谢理解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