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程序员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上海校区】美团面经总结基础篇 (附详解答案) [打印本页]

作者: 不二晨    时间: 2018-11-30 10:32
标题: 【上海校区】美团面经总结基础篇 (附详解答案)
本帖最后由 不二晨 于 2018-11-30 15:27 编辑

这是我总结的美团面经的基础篇,后面还有进阶和终结篇哦!下面只是我从很多份美团面经中总结的在美团面试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不同于个人面经,这份面经具有普适性。每次面试必备的自我介绍、项目介绍这些东西,大家可以自己私下好好思考。
美团的Java岗面试难度我个人觉得相比于BATJ以及头条来说比较一般!
1. System.out.println(3 | 9);输出什么?
正确答案:11.
考察知识点:逻辑运算符与(&和&&)或(|和||)
&和&&:
共同点:它们都表示运算符的两边都是true时,结果为true;
不同点: & 表示在运算时两边都会计算,然后再判断;&&表示先运算符号左边的东西,然后判断是否为true,是true就继续运算右边的然后判断并输出,是false就停下来直接输出不会再运行后面的东西。
|和||:
共同点:它们都表示运算符的两边任意一边为true,结果为true,两边都不是true,结果就为false;
不同点:| 表示两边都会运算,然后再判断结果;|| 表示先运算符号左边的东西,然后判断是否为true,是true就停下来直接输出不会再运行后面的东西,是false就继续运算右边的然后判断并输出。
回到本题:
3 | 9=0011(二进制) | 1001(二进制)=1011(二进制)=11(十进制)
2. 说一下转发(Forward)和重定向(Redirect)的区别
转发是服务器行为,重定向是客户端行为。
转发(Forword) 通过RequestDispatcher对象的forward(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方法实现的。RequestDispatcher 可以通过HttpServletRequest 的 getRequestDispatcher()方法获得。例如下面的代码就是跳转到 login_success.jsp 页面。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login_success.jsp").forward(request, response);
重定向(Redirect) 是利用服务器返回的状态吗来实现的。客户端浏览器请求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会返回一个状态码。服务器通过HttpServletRequestResponse的setStatus(int status)方法设置状态码。如果服务器返回301或者302,则浏览器会到新的网址重新请求该资源。
3. 在浏览器中输入url地址 ->> 显示主页的过程,整个过程会使用哪些协议
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具体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4. TC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为了准确无误地把数据送达目标处,TCP协议采用了三次握手策略。
漫画图解:
图片来源:《图解HTTP》
简单示意图: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建立可靠的通信信道,说到通讯,简单来说就是数据的发送与接收,而三次握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双方确认自己与对方的发送与接收是正常的。
第一次握手:Client 什么都不能确认;Server 确认了对方发送正常,自己接收正常。
第二次握手:Client 确认了:自己发送、接收正常,对方发送、接收正常;Server 确认了:自己接收正常,对方发送正常
第三次握手:Client 确认了:自己发送、接收正常,对方发送、接收正常;Server 确认了:自己发送、接收正常,对方发送接收正常
所以三次握手就能确认双发收发功能都正常,缺一不可。
为什么要传回 SYN
接收端传回发送端所发送的 SYN 是为了告诉发送端,我接收到的信息确实就是你所发送的信号了。
SYN 是 TCP/IP 建立连接时使用的握手信号。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正常的 TCP 网络连接时,客户机首先发出一个 SYN 消息,服务器使用 SYN-ACK 应答表示接收到了这个消息,最后客户机再以 ACK(Acknowledgement[汉译:确认字符 ,在数据通信传输中,接收站发给发送站的一种传输控制字符。它表示确认发来的数据已经接受无误。 ])消息响应。这样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才能建立起可靠的TCP连接,数据才可以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递。
传了 SYN,为啥还要传 ACK
双方通信无误必须是两者互相发送信息都无误。传了 SYN,证明发送方(主动关闭方)到接收方(被动关闭方)的通道没有问题,但是接收方到发送方的通道还需要 ACK 信号来进行验证。
断开一个 TCP 连接则需要“四次挥手”:
为什么要四次挥手
任何一方都可以在数据传送结束后发出连接释放的通知,待对方确认后进入半关闭状态。当另一方也没有数据再发送的时候,则发出连接释放通知,对方确认后就完全关闭了TCP连接。
举个例子:A 和 B 打电话,通话即将结束后,A 说“我没啥要说的了”,B回答“我知道了”,但是 B 可能还会有要说的话,A 不能要求 B 跟着自己的节奏结束通话,于是 B 可能又巴拉巴拉说了一通,最后 B 说“我说完了”,A 回答“知道了”,这样通话才算结束。
上面讲的比较概括,推荐一篇讲的比较细致的文章:https://blog.csdn.net/qzcsu/article/details/72861891
5. 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
参考:https://blog.csdn.net/guoweimelon/article/details/50858597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 Address的缩写。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MAC 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写入网卡的,具有全球唯一性。MAC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示一个网卡,一台电脑会有一或多个网卡,每个网卡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
6. HTTP请求、响应报文格式
HTTP请求报文主要由请求行、请求头部、请求正文3部分组成
HTTP响应报文主要由状态行、响应头部、响应正文3部分组成
详细内容可以参考:https://blog.csdn.net/a19881029/article/details/14002273
7. 为什么要使用索引?索引这么多优点,为什么不对表中的每一个列创建一个索引呢?索引是如何提高查询速度的?说一下使用索引的注意事项?Mysql索引主要使用的两种数据结构?什么是覆盖索引?
为什么要使用索引?
索引这么多优点,为什么不对表中的每一个列创建一个索引呢?
索引是如何提高查询速度的?
将无序的数据变成相对有序的数据(就像查目录一样)
说一下使用索引的注意事项
Mysql索引主要使用的哪两种数据结构?
什么是覆盖索引?
如果一个索引包含(或者说覆盖)所有需要查询的字段的值,我们就称
之为“覆盖索引”。我们知道在InnoDB存储引擎中,如果不是主键索引,叶子节点存储的是主键+列值。最终还是要“回表”,也就是要通过主键再查找一次,这样就会比较慢。覆盖索引就是把要查询出的列和索引是对应的,不做回表操作!
更多关于索引的内容可以查看我的这篇文章:【思维导图-索引篇】搞定数据库索引就是这么简单
8.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是什么?进程间的几种通信方式说一下?线程间的几种通信方式知道不?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是什么?
线程与进程相似,但线程是一个比进程更小的执行单位。一个进程在其执行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多个线程。与进程不同的是同类的多个线程共享同一块内存空间和一组系统资源,所以系统在产生一个线程,或是在各个线程之间作切换工作时,负担要比进程小得多,也正因为如此,线程也被称为轻量级进程。另外,也正是因为共享资源,所以线程中执行时一般都要进行同步和互斥。总的来说,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方式。
进程间的几种通信方式说一下?
线程间的几种通信方式知道不?
1、锁机制
2、信号量机制:包括无名线程信号量与有名线程信号量
3、信号机制:类似于进程间的信号处理。
线程间通信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线程同步,所以线程没有象进程通信中用于数据交换的通信机制。
9. 为什么要用单例模式?手写几种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
简单来说使用单例模式可以带来下面几个好处:
懒汉式(双重检查加锁版本)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volatile保证,当uniqueInstance变量被初始化成Singleton实例时,多个线程可以正确处理uniqueInstance变量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unique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检查实例,如果不存在,就进入同步代码块
        if (uniqueInstance == null) {
            //只有第一次才彻底执行这里的代码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 {
               //进入同步代码块后,再检查一次,如果仍是null,才创建实例
                if (uniqueInstance == null) {
                    unique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uniqueInstance;
    }
}
静态内部类方式
静态内部实现的单例是懒加载的且线程安全。
只有通过显式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时,才会显式装载 SingletonHolder 类,从而实例化 instance(只有第一次使用这个单例的实例的时候才加载,同时不会有线程安全问题)。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final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10. 简单介绍一下bean。知道Spring的bean的作用域与生命周期吗?
在 Spring 中,那些组成应用程序的主体及由 Spring IOC 容器所管理的对象,被称之为 bean。简单地讲,bean 就是由 IOC 容器初始化、装配及管理的对象,除此之外,bean 就与应用程序中的其他对象没有什么区别了。而 bean 的定义以及 bean 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将通过配置元数据来描述。
Spring中的bean默认都是单例的,这些单例Bean在多线程程序下如何保证线程安全呢? 例如对于Web应用来说,Web容器对于每个用户请求都创建一个单独的Sevlet线程来处理请求,引入Spring框架之后,每个Action都是单例的,那么对于Spring托管的单例Service Bean,如何保证其安全呢? Spring的单例是基于BeanFactory也就是Spring容器的,单例Bean在此容器内只有一个,Java的单例是基于 JVM,每个 JVM 内只有一个实例。
Spring的bean的生命周期以及更多内容可以查看:一文轻松搞懂Spring中bean的作用域与生命周期
11. Spring 中的事务传播行为了解吗?TransactionDefinition 接口中哪五个表示隔离级别的常量?事务传播行为
事务传播行为(为了解决业务层方法之间互相调用的事务问题):
当事务方法被另一个事务方法调用时,必须指定事务应该如何传播。例如:方法可能继续在现有事务中运行,也可能开启一个新事务,并在自己的事务中运行。在TransactionDefinition定义中包括了如下几个表示传播行为的常量:
支持当前事务的情况:
不支持当前事务的情况:
其他情况:
隔离级别
TransactionDefinition 接口中定义了五个表示隔离级别的常量:
12. SpringMVC 原理了解吗?
客户端发送请求-> 前端控制器 DispatcherServlet 接受客户端请求 -> 找到处理器映射 HandlerMapping 解析请求对应的 Handler-> HandlerAdapter 会根据 Handler 来调用真正的处理器开处理请求,并处理相应的业务逻辑 -> 处理器返回一个模型视图 ModelAndView -> 视图解析器进行解析 -> 返回一个视图对象->前端控制器 DispatcherServlet 渲染数据(Moder)->将得到视图对象返回给用户
关于 SpringMVC 原理更多内容可以查看我的这篇文章:SpringMVC 工作原理详解
13. Spring AOP IOC 实现原理
过了秋招挺长一段时间了,说实话我自己也忘了如何简要概括 Spring AOP IOC 实现原理,就在网上找了一个较为简洁的答案,下面分享给各位。
IOC: 控制反转也叫依赖注入。IOC利用java反射机制,AOP利用代理模式。IOC 概念看似很抽象,但是很容易理解。说简单点就是将对象交给容器管理,你只需要在spring配置文件中配置对应的bean以及设置相关的属性,让spring容器来生成类的实例对象以及管理对象。在spring容器启动的时候,spring会把你在配置文件中配置的bean都初始化好,然后在你需要调用的时候,就把它已经初始化好的那些bean分配给你需要调用这些bean的类。
AOP: 面向切面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AOP可以说是对OOP的补充和完善。OOP引入封装、继承和多态性等概念来建立一种对象层次结构,用以模拟公共行为的一个集合。实现AOP的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采用动态代理技术,利用截取消息的方式,对该消息进行装饰,以取代原有对象行为的执行;二是采用静态织入的方式,引入特定的语法创建“方面”,从而使得编译器可以在编译期间织入有关“方面”的代码,属于静态代理。


作者: 不二晨    时间: 2018-12-5 16:28





欢迎光临 黑马程序员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itheima.com/) 黑马程序员IT技术论坛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