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程序员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回首学习历程 [打印本页]
作者: 你好,姚 时间: 2019-4-22 19:40
标题: 回首学习历程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4个月多月的学习,已接近尾声,你还记12月27日的那天吗?还记得第一天自我介绍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吗?是什么促使你来到传智博客的大家庭?这些你都还记的吗?
回首4个月前,在我决定到这学习,传智拥有了面授课程,我欣赏这样的教学,因为教育如工厂流水线一般的流程增添了些许人味儿。毕竟真正的教育远远超越书本、考试和成绩,它应是一段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实现的转化之旅。岁月如梭。在4个多月的学业结束之际,我们应当追问自己:当初决定来传智博客时树立的目标是否已实现?
当我回首传智的日子,我才深深感到自己变化之大。一年前首次短暂来深时,我看到一个不同于南方的世界,于是暗自许下诺言,终有一日要重返这个地方学习。4个月前,我开启在传智的学习之旅。对于UI,我完全是小白。而今天,我的学习已然接近尾声。那么,开启这段四个月学业之旅时的愿望是否实现了呢?
在21世纪,作为一个在南方长大的女子,无论任何时期,在我看来,对于女性来说,学习绝对是至关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去理解生于斯的社群、长于斯的国家和游学于斯的世界的不同经验和视野。洞悉未来之势,若只持任何单一视野,则远远不够。我们只有同时具备社群、国家和世界的三重视野,才能对当下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个道理,我认为适用于21世纪的任何族群和国家。
我来深圳的最初动因,是想要让自己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我觉得我应当在这个地方至少生活三年以上。今天,拜网络所赐,获取其他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已非难事。然而,要想了解一个行业的精髓,我们必须用我们的身与心去贴近那块领土,并与同领域里的人们朝夕相处,同呼吸共悲喜。
我相信我当初的愿望已基本实现。就像一句中国俗语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传智,我们的班级,跟他们亲如一家;在日常学习中,我广交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通过学习ps基础,网页设计,电商设计,UI设计,我的知识储备日益丰富。
有趣的是,在这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超越那曾激励我来到深学习的三维视野观。在传智这样一所有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学校里生活,我发现人类的共性远远超过个性差异。当然,对于个体的差异我一直充分尊重并由衷赞叹。我意识到,无论来自何方,我们都属于人类共同体。如今,当我观察人们时,我看重他(她)们是什么样的人,而非他们来自何处、属于何族。现在,在欣赏多元化的差异性之外,我也喜欢去寻找一些更为本质的共通性。
欧内斯特·海明威曾经有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通过在传智的学习,我们重塑自己、超越自我。
西藏有句俗话:没有木头,支不起帐房;没有邻居,养不好孩子。在此,我对所有在这段旅程上对我伸以援手的朋友们深表感谢。来深圳前夕,我的父母给予我南下学习的肯定和支持,让我无后顾之忧,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不可能顺利完成学业。同样,正是有传智老师和朋友们的支持,我才可能享受这里的学业。
朋友们,我之所以在此分享我的故事,是因为:第一,如前所述,我当初意识到了解不同视角的重要性,但现在我试图超越这一理念。因为当回归到人类的本性,例如爱时,不同的社群和国家之间没有任何差别。我们对这世界的理解之旅,应始于爱,终于爱。
其次,我们应当永远谨记:我们从这世界得到的,远远大于我们付出的。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向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像我父母一样勇敢、坚韧和忠诚的人们致以敬意。我们应当让我们的家人和朋友知道我们是多么的仰赖他们。朋友们,让我们不要忘记向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人们表达谢意。谢谢传智,谢谢所有帮助我们完成这段旅程的人们。
作者: 柠檬leung不酸 时间: 2019-4-23 10:08
嗯嗯,好好加油,祝你早日成为技术大咖
作者: 夜听雨 时间: 2019-4-24 11:03
你说 “生命在于不断超越自己”,那来到这里的我已经赢了一半,你还会等我么?
作者: 398580721 时间: 2019-5-8 11:02
嗯嗯,加油好好学
作者: 木木呀 时间: 2019-5-8 11:14
加油哒~
作者: 柠檬leung不酸 时间: 2019-5-8 12:31
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而今天则是唯一拥有的现金。加油
作者: 万年吃瓜 时间: 2019-5-14 18:14
除了恐惧和欲望,还有什么可以激励自己长期地努力?
作者: 卡哇伊伊 时间: 2019-6-4 09:37
能坚持学习的人都是最棒的。
作者: 夜听雨 时间: 2019-7-4 14:30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加油
作者: 柠檬leung不酸 时间: 2019-7-17 10:58
不忘初心,坚持
欢迎光临 黑马程序员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itheima.com/) |
黑马程序员IT技术论坛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