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程序员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软考备考效率低,不是你的错,只是你的方法和工具不对,大老李带你10分钟破解 [打印本页]
作者: huawei 时间: 2025-6-20 21:03
标题: 软考备考效率低,不是你的错,只是你的方法和工具不对,大老李带你10分钟破解
软考备考效率低,不是你的错,只是你的方法和工具不对
——大老李10分钟带你速通破解之法
一、软考备考时,你是否也具备下列5个问题?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大老李,咱们来一起聊下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那些问题。看看你备考时是否也具备这5个问题。
√备考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软考考点范围大
举例《软件设计师》这个中级科目,如果仔细去了解,我们就会发现它所涉及的考试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专业 13 本书。包含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等等。涉及的知识点不仅范围广,而且有些点还很深入。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都会感到知识点太多,不知道如何下手,导致备考效率比较低。
√备考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备考资料多而无用。
现在是互联网社会,同学们可以从各个网络渠道,各个机构获取到的一些备考资料。比如说拼多多,花9.9元,就能购买好几个G的备考资料,比如说b站上,可以找一些up主领取一些备考资料。资料收集后,却不知道怎么去使用。感觉每一个都有价值,最终手里留了一大堆资料。扔了可惜,不扔又不知道具体如何使用。
√备考遇到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合理安排时间
备考的同学们,有一部分是在读大学生,有一部分是在职职员。
上大学的同学,晚上都要卷晚自习。上班的同学,又都要卷加班。
所以即便是你起步再早,你真正可以用于备考的时间,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如果不懂备考时间安排,就会导致难以充分复习和练习。
√备考遇到的第四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去哪获取最全真题
真题年年都会产生,但到处搜集太心累。就算是费劲心力搜集到了真题,也大多不完整。比如真题缺答案、有答案缺解析,有解析看不懂。自己想进一步了解答案背后知识点,又不能快速找到视频资料,学的太费劲了。
√备考遇到的第五个问题,就是备考缺乏有效指导
举个例子,《软件设计师》这个科目,该怎么备考呢?是买一本教材,从前到后开始看?这得花多少时间?
即便教材花几个月时间看完了,是不是前面的知识点又忘记了?所以说买书它也不一定能过。书用不好的话反倒会消耗大量的备考时间。
以上5点都是绝大部分同学,在备考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这也就导致我们在软考备考的过程中,总想着要放弃。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去解决呢?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告诉你靠谱的备考办法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想一想怎样才能高效完成工作。
我想说:备考效率低,不是你的错,它只是你的方法还不对。
如何高效备考呢?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点:
√第一,熟悉通过标准,拿46分就好
举例报考中级,中级它考两个科目,一个是基础知识,一个是应用技术。这两个科目满分都是 75 分,但是及格分是多少呢?是 45 分。所以我们拿75 分那是真聪明,那么拿46 分则是真智慧。
什么叫智慧的备考人呢?那就是不要追求多高的分,那样太累,放弃那些非高频的考点,不要搞大而全,拿 46 分就好(多一分更安心)。这就叫46 分策略。
怕大家理解不了,我给大家画了一个图。我们有很多的知识点,但按照传统模式,我们都要挨个的去学习,甭管他是不是重点,是不是高频知识点,反正我都得学,所以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低效。但实际上,重点的考点,高频的考点,就这么几个。
46分快学策略是干什么呢?如图右所示,就是我们只搞重点的知识点,只搞高频的知识点。我们只要把这些知识点掌握了,考试时能拿分就可以。那些低频的考点可以战略性放弃,丢就丢分了。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为了拿高分。 所以说,战略性的放弃那些非高频考点,这样备考才更高效,更有智慧。
你的备考效率低,不是你的错,只是方法(策略)没有用对。所以到目前为止,给大家的第一个策略,就是只拿 46 分就好,这样才高效。
√第二,使用自适应AI 刷题工具
同学们请想一想,现在大家刷题的时候,是不是找刷题工具,哐哧哐哧地一直刷。因为我们总觉得,考试前不刷题肯定是不行的。但这么刷题没有问题吗?
我举个例子,计算机基础不错的同学和计算机小白同学,刷题的数量和难度应该是不一样的。
如果软考刷题工具,不考虑计算机基础,都是弄一样的题来刷,那么这种工具来刷题,也是一种低效的备考方式。因为它用一些你已经会的题,来来回回耽误你的时间。
但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在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刷题工具,都无法根据用户的IT知识的储备去匹配难度不一样的题,除了博学谷易考小程序。
博学谷易考小程序,首先把软考题分成两种,一种叫母题,一种叫子题。
√什么叫母题呢?
母题可以理解为较为全面覆盖某个知识点的题目。比如说一个母题可以考三个方向,那么如果这个题你做对了,那么可以认为这三个方向其实你都掌握了。
√什么叫子题呢?
子题是我们母题延伸出来的,它可能只考知识点某一个方向,某一个维度。
所以刷题工具正常的推题算法,应该是先给每个刷题的同学推母题。如果你的计算机基础不错,母题都答对了,那么以后不要再针对这个知识点给你推它对应的子体了。但反过来,如果你答错了母题,刷题工具则认为这个知识点你还没掌握,应该多给你推这个知识点的子题。直到推送的子题你都做对了(或者正确率达到百分之多少)。
如果你计算机基础比较好,你应该做相对少量的题,如果你计算机基础比较差,你应该是做相对比较多的题。这种策略就叫自适应刷题的策略。这种刷题工具才真高效。
刷题工具不趁手,也会导致我们备考比较低下。所以我们说备考效率低不是你的错,只是你工具不对。
√第三、实际备考如何应用“46分快学”+“AI刷题”这两类策略?
46 分快学策略+AI 刷题,这两种备考策略的结合,其实就是使用“博学谷易考小程序”。因为该“AI刷题”小程序提供了“46 分快学”刷题策略。
√为啥说该小程序有“46分快学策略”
分析最近五年来十多套试卷,博学谷软考团队发现一个秘密,有一些知识点,考试的频次总是特别高。于是我们就把这些高频考点、以及背后的知识点都给整理出来,内置到“易考刷题小程序”中,合计共有几百道题。
这几百道题我们故意设置成 29 关,同学们以闯关的方式,一关关的去刷,一关一关的闯。这样设计后,既增加了刷题的趣味性,又增加了刷题的持续性。
抛弃低频考点,只刷高频,我们这种设计,目的是高效刷题快速拿 46 分,本质就是 46 分快学策略。
√为啥说该小程序有“AI自适应能力”
刷题时,母题如果你做对了,那就表示这道题背后的知识点你掌握了,那你直接过就行。如果某母题你做错了,没有掌握,那么你可以看到这道题针对各选项的文字解析、题目背后对应知识点的视频讲解。小程序会给你更多该母题下子题推题。这就实现了,根据用户的IT知识的储备去匹配难度不一样的题,这就是AI自适应。
总结:通过这种日积月累的刷题方式,我们能积累一大批的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又构成了我们拿下 46 分的关键要素。这知识点你都学会了,那么考试过程中拿下 46 分,基本上是妥妥的。这个就是 46 分快学在AI刷题小程序上的应用。
√第四、博学谷小程序详细介绍
博学谷小程序怎么进刷题?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一个 “46 分快学”这么一个策略,有几百道题,我们科学的划分了 29 关。每当闯完关,小程序顶部就能显示出你能得多少分。比如我们希望得46分,但现在你刷完题后小程序预测你只得了 2.4 分,那你就只能继续刷题了。
每刷完一关我们就能看到我们的得分,包括哪些题做正确了,哪些题做错了。小程序可以去看某道题的文字解析,视频解析,还可以去看刷题历史。当然还可以去做一些设置,比如收藏重要的题目,方便今后重点的去复习。
在小程序中,还设置了错题集。刷题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记录有多少道题做错了,属于哪个章节。复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直接点开错题集。
博学谷易考小程序,除了有46 分刷题策略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刷题的策略,比如说章节练习、历年真题等等。
√所谓章节练习
就是我们可以按章节来刷。每一章里边,我们都有大量的题。刷题碰到不会的题怎么办?也是一样可以去看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或者说文字解析。
√所谓历年真题
就是我们已经将历年真题(当前2025年上真题已上传)上传到小程序中,大家也可以按照真题来分开刷。刷题闯关不理想,还可以再次去挑战一次。
易考小程序使用攻略也给大家备好:
博学谷易考小程序已经开通了3天免费试用,当前也开通了永久免费渠道。强烈建议大家去使用下博学谷易考小程序,看看使用体验是不是够丝滑,是不是能够大大提升你的备考效率。
三、最后总结:
回到篇头,备考中同学们普遍遇到的5个问题,我们看看通过博学谷易考小程序是不是有了破解之法。
备考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软考考点范围大。易考小程序可以用“46分快学策略”破解。
备考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备考资料多而无用。易考小程序可以用“几百道高频考点题”破解。
备考遇到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合理安排时间。易考小程序可以用“几百道题划分29关”破解。
备考遇到的第四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去哪获取最全真题。易考小程序可以用“刷历年真题”破解。
备考遇到的第五个问题,就是备考缺乏有效指导。易考小程序可以用“自适应刷题+错题集+视频解析”综合破解。
所以备考效率低不是你的错,而是你的刷题工具中没有使用“博学谷易考小程序“。
在使用博学谷易考小程序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企微,寻找大老李老师助力,小艾老师进行协助。
一、哪些人适合闯荡软考江湖?
应届生/转行者:简历没有项目经验?软考证书就是你的“敲门金砖”。
国企/体制内打工人:评职称、涨工资的刚需,懂的都懂。
一线城市漂族:落户加分比加班管用多了。
技术管理岗潜力股:从“会写代码”到“懂设计、管项目”,软考是思维跃迁的跳板。
二、大老李真诚分享的备考秘籍
1. 别啃官方教材! 那700页的“大块头”堪比《辞海》,直接看高频考点笔记+真题。
2. 下午题才是胜负手!选择题靠学高频考点+刷题+技巧,凑46分就ok。
3. 高级论文要“备模板”:提前准备2-3个项目案例,考场上灵活套用,别傻乎乎现场编故事。
4. 抱团学习效率翻倍:加个备考群,群里互相问“这题你咋理解的?” 比一个人死磕强十倍。
最后大老李交代两句
1. 软考就像IT界的“普通话考试” ---- 没它不一定不行,但有它路更宽。尤其是中级证书,难度适中、性价比超高,特别适合时间紧、想快速拿证的小伙伴。
2. 江湖上也有人说软考“水分大”,但大老李要怼一句:“证书本身不创造价值,但它是你主动突破舒适区的证明!”。我见过靠软考逆袭进国企的程序员,也见过凭高级证书拿下项目总工的宝妈,关键看你怎么用它。
(江湖路远,记得点赞收藏,咱们评论区见!)
软考大老李
“不教鸡汤,只讲实操”的IT考证老司机
>>> 更多软考高效备考资料,大老李已为你贴心备好,请狠戳
《软考高效备考的秘诀,带你10分钟摸透“啥叫方法大于努力”》
欢迎光临 黑马程序员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itheima.com/) |
黑马程序员IT技术论坛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