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Kit是 Mac OS X v10.3及以上版本所包含的软件框架(对v10.2.7及以上版本也可通过软件更新获取)。 同时,WebKit也是Mac OS X的Safari网页浏览器的基础。WebKit是一个开源项目,主要由KDE的KHTML修改而来并且包含了一些来自苹果公司的一些组件。
传统 上,WebKit包含一个网页引擎WebCore和一个脚本引擎JSCore,它们分别对应的是KDE的KHTML和KJS。不过,随着 JavaScript引擎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现在WebKit和WebCore已经基本上混用不分(例如Google Chrome采用V8引擎,却仍然宣称自己是WebKit内核)。
跨平台之路
苹果公司在设计WebKit之时加入了太多Mac OS X平台的独有事物,这给向其它系统的移植造成了很大障碍。不过,由于WebKit出色的开源特性,这些障碍正在被不断克服。
手机端WebKit的先驱是在Symbian S60平台预装WebKit浏览器的诺基亚,尽管这一浏览器颇为人诟病,但它仍然是整个Symbian平台最重要的WebKit项目。
2007年6月29日,iPhone上市,WebKit进入iPhone OS平台,而且立即成为iPhone OS平台独一无二的排版引擎。
2008 年3月18日,Safari 3.1 for Windows转正,解决了Windows平台下WebKit一直存在的部分兼容性问题。同年9月3日推出的Google Chrome使得这一平台进一步成熟。而在Windows Mobile战线,领先推出稳定版的是拓驰公司的Iris Browser。
2008 年10月22日投入市场的Android,其内置浏览器Google Chrome Lite是第一款Linux平台的稳定版WebKit浏览器,也是迄2009年3月为止整个Linux体系中与系统配合最完善的WebKit浏览器之一。 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是Palm公司第二代操作系统webOS的内置浏览器,也是建基于Linux的WebKit浏览器。而在桌面Linux战线,尽管 Midori孤身奋战多年,Google Chrome声称要推出Linux版颇有时日,GNOME的Epiphany、KDE的Konqueror,乃至Flock都宣言要转向WebKit内 核,但迄2009年3月为止,还没有稳定版的完整WebKit浏览器见于桌面Linu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