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泛型(Generic)
C++通过模板技术可以指定集合的元素类型,而Java在1.5之前一直没有相对应的功
能。一个集合可以放任何类型的对象,相应地从集合里面拿对象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对
他们进行强制得类型转换。引入了泛型,它允许指定集合里元素的类型,这样你可
以得到强类型在编译时刻进行类型检查的好处。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new Date());
编译器会给出一个错误:
add(java.lang.String) in java.util.Collection cannot be applied to
(java.util.Date)
2.For-Each循环
For-Each循环得加入简化了集合的遍历。假设我们要遍历一个集合对其中的元素进
行一些处理。典型的代码为:
void processAll(Collection c){
for(Iterator i=c.iterator(); i.hasNext();){
MyClass myObject = (MyClass)i.next();
myObject.process();
}
}
使用For-Each循环,我们可以把代码改写成:
void processAll(Collection c){
for (MyClass myObject :c)
myObject.process();
}
这段代码要比上面清晰许多,并且避免了强制类型转换。
3.自动装包/拆包(Autoboxing/unboxing)
自动装包/拆包大大方便了基本类型数据和它们包装类地使用。
自动装包:基本类型自动转为包装类.(int >> Integer)
自动拆包:包装类自动转为基本类型.(Integer >> int)
在JDK1.5之前,我们总是对集合不能存放基本类型而耿耿于怀,现在自动转换机制
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int a = 3;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a);//自动转换成Integer.
Integer b = new Integer(2);
c.add(b + 2);
这里Integer先自动转换为int进行加法运算,然后int再次转换为Integer.
4.枚举(Enums)
JDK1.5加入了一个全新类型的“类”-枚举类型。为此JDK1.5引入了一个新关键字
enmu. 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一个枚举类型。
public enum Color
{
Red,
White,
Blue
}
然后可以这样来使用Color myColor = Color.Red.
枚举类型还提供了两个有用的静态方法values()和valueOf(). 我们可以很方便地
使用它们,例如
for (Color c : Color.values())
System.out.println(c);
5.可变参数(Varargs)
可变参数使程序员可以声明一个接受可变数目参数的方法。注意,可变参数必须是
函数声明中的最后一个参数。假设我们要写一个简单的方法打印一些对象,
util.write(obj1);
util.write(obj1,obj2);
util.write(obj1,obj2,obj3);
…
在JDK1.5之前,我们可以用重载来实现,但是这样就需要写很多的重载函数,显得
不是很有效。如果使用可变参数的话我们只需要一个函数就行了
public void write(Object... objs) {
for (Object obj: objs)
System.out.println(obj);
}
在引入可变参数以后,Java的反射包也更加方便使用了。对于
c.getMethod("test", new Object[0]).invoke(c.newInstance(), new
Object[0])),现在我们可以这样写了
c.getMethod("test").invoke(c.newInstance()),这样的代码比原来清楚了很多。
6.静态导入(Static Imports)
要使用用静态成员(方法和变量)我们必须给出提供这个方法的类。使用静态导入
可以使被导入类的所有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在当前类直接可见,使用这些静态成员无需
再给出他们的类名。
import static java.lang.Math.*;
…….
r = sin(PI * 2); //无需再写r = Math.sin(Math.PI);
不过,过度使用这个特性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代码地可读性。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jofy1004/archive/2008/04/22/2316030.aspx
user 16:55:24
fdsja;
user 16:55:28
fdsa
user 16:5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