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传智教育(股票代码 003032)旗下技术交流社区北京昌平校区

 找回密码
 加入黑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outlier 的处理

给定数据集 ,当样本数据大部分为线性可分的,存在少量异常值使得数据线性不可分,或者导致分离超平面被挤压,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仍然按照线性可分的方式处理,异常值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以上情况意味着某些样本点的函数间隔并不满足大于 1 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每个样本引入一个松弛变量, 使得函数间隔可以小于 1 ,即满足 ,这里显然 不能任意大,因为那会导致任意样本点都满足要求,所以要把优化目标改成如下的形式:

上面将不等式约束都已经化成了的形式了,为方便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与KKT条件。

这里 0" class="mathcode" src="https://private.codecogs.com/gif.latex?C%20%3E0"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word-break: break-all; cursor: zoom-in;"> 叫做惩罚参数,上述的不等式约束记做 的形式,同样通过对偶的形式求解,首先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拉格朗日函数中的乘子 , 且   ,很明显的有:

因此原始问题转化为:

对于上述问题应用对偶可得:

接下来求解对偶问题,对于极小部分的参数 求导:

将以上结果带入对偶问题,极小部分便得到一个关于 的函数:

注意这里根据 消去了

使原始问题满足KKT条件,则原问题与对偶问题具备强对偶性。(其实在这里可以通过Slater条件成立推出强对偶性,再从强对偶性推出原问题满足KKT条件,Slater条件为两个,1是原问题为凸优化问题,这个显而易见。2是原问题存在严格满足不等式约束的解,这个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所有不是支持向量的点,都是严格满足这个条件的。故Slater条件是成立的。)

联立KKT条件与对偶问题约束最后可求解得出

首先由  KKT 条件 (1) 可得:

根据 KKT 条件(3) (4) (6) (9)可知若 0" class="mathcode" src="https://private.codecogs.com/gif.latex?%5Cgamma_j%5E*%20%3E0"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word-break: break-all; cursor: zoom-in;">,则 ,且存在 ,使得:

因此便可求得

至此,可以总结出带有异常值的线性可分 SVM 的算法1.3:

Algorithm 1.3

下图中实线为分离超平面,虚线为间隔边界,且有间隔边界与分离超平面的函数距离为1,几何距离为 。在线性不可分的情况下,求解得到 的分量 对应的样本实例 中的 称为支持向量,这时的支持向量要比线性可分复杂一些,如下图的点,以下支持向量点到间隔边界的几何距离均已标注出为 。这个几何距离是这样计算的,点 到分离超平面的函数距离为 , 而分离超平面与间隔边界的函数距离为 1 ,所以点 到间隔边界的距离为 ,几何距离只需除以 即可得到结果。

可见这时候的支持向量或者分布在间隔边界上,或者在间隔边界与超平面之间,或者在分离超平面误分的一侧。 根据 KKT 条件可以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当  0" class="mathcode" src="https://private.codecogs.com/gif.latex?%5Cgamma_i%20%3E%200"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word-break: break-all; cursor: zoom-in;"> 时,根据 KKT 条件 (3) 可得 0" class="mathcode" src="https://private.codecogs.com/gif.latex?C%20-%20a_i%20%3D%20%5Cgamma_i%20%3E0"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word-break: break-all; cursor: zoom-in;">,即 ,又由于 可得 ,根据 KKT 条件 (4) 可得 ,所以当 时,可得 ,这时样本便为支持向量,且落在间隔边界上;当 时且 ,这时便为分类正确的且落在间隔边界之后的点,至于 的情况,根据 的不同取值,可分为不同的情况,总结起来便有:

至此,带有异常值的非线性可分的情况也解决了,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数据集是完全非线性可分的。这时便需要引入核方法了。核方法并不是 SVM 的专利,其可以解决一系列机器学习问题。


多分类

至于 K 分类问题 (K>2) ,最简单的方式便是 one-vs-all 的方法,如下图所示,该方法共训练 K 个分类器,对于待分类样本点,分别使用这 K 个分类器进行分类,对于样本 分类的计算如下: ,若只有一个 +1 出现,则其为样本对应类别 k ;但实际情况下构造的决策函数总是有误差的,此时输出不只一个 +1 (不只一类声称它属于自己),或者没有一个输出为 +1 (即没有一个类声称它属于自己),这时比较则比较 输出值,最大者对应类别为样本 的类别 k 。

或者采用 LIBSVM 中 one-vs-one 的方法,其做法是在任意两类样本之间设计一个SVM,因此 k 个类别的样本就需要设计 个SVM。当对一个未知样本进行分类时,最后得票最多的类别即为该未知样本的类别。比如说 A,B,C 三类。在训练的时候针对 (A,B) (A,C) (B,C) 所对应的样本作为训练集,然后得到三个模型,在测试的时候,对应的分别对三个模型进行测试,然后采取投票形式得到最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再就是直接使用 Hinge Loss 进行多分类了,这个接下来也会详细介绍。


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奈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