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之前见朋友圈一位大学老师发了这样一条动态:有些机会没有抓住,为此你需要付出几倍辛苦。
 对此,我不禁感触良深。诚然,细想自己近两年的生活,无疑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二零一三年我结束了高中时代,踏入了大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我从未想过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可能连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没有仔细考虑过。
 我想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在亲朋好友的建议下,学习一门以后可以谋求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也许青春注定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读了很多书,为此我也逃掉了许多与本专业相关联的课程。现在想想不禁为当时的幼稚感到好笑。
 大三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陆陆续续开始了对未来的打算。
 而我也重新正视了自己即将迈入社会的现实。对于自己能拿出的专业技能,我自己都感到无能为力。
 也就在此时,班级上的好友都准备考研。嗯,对,考研的确是一条好出路。
 但由于自己对当时自己本专业的厌恶(内心作怪),我听从了班上的建议,去考经济学的研究生。
 至此,一场说不清是对还是错的人生小插曲开始了。
 时光一去不复还,往事只能回忆。
 有些往事,我终不想再提。乃至今日,每每他人提及考研二字,我都感到脸上一阵火辣辣。
 我不清楚这两年我得到了什么,但有一点让我坚信: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就一定会go die。
 怀揣着对命运的不甘,我从洛阳去了广州,又从广州来到了杭州。
 我不知道迎接我的是什么,也许是一场流亡,也许是一场相遇,但终究不过是一场生活。
 每天忙忙碌碌,游走于饭堂与教室之间。每天只有代码为伴,这让我不禁想起那考研的经历。
 而对当下的生活,也让我再次感概命运的神奇。
 这世上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喜欢编程的人;
 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编程的人。
 正如网上很火的那一句话:我们终究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曾经让我嗤之以鼻的书籍和知识,现在被我如饥似渴的学习。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
 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所以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好不特殊。
 正是如此,我相信每一位来到黑马培训的学生都是为了以后能有一份好工作,
 不求飞黄腾达,但求自给自足。
 所以,我从不怀疑每个人的努力程度。
 在这里还有将近四五个月的时间,最后一句话与君共勉:
 愿随鲲鹏起,长风浩荡几万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