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要死记硬背的,也是出错较多的,也是没掌握全的。死记硬背都不会,用到的时头发都挠没。
基础点的:结构标准(HTML)、表现标准(CSS样式)、行为标准(javascript)
lang=“国家的语言”,常见的页面语言:en英语 zh-CN中文;
标签名属性1=“国性值1”属性2=“属性值2”内容</标签名>;
行高的测量从一行的顶部到下一行的顶部就是行高
特殊字符(记住该记的)
我们常用的特殊符号是:空格 、小于号<、大于号>、版权©"
要时如果想找到注释一定要做好。
html注释:<!-注释内容-->CSS注释:/*注释内容*/
选择器(属性1:属性值1;属性2:属性值2;属性3:属性值3;……}
类选择器特殊用法(多类名)
一个标签身上只能使用一个class,如果想要调用多个类名我们可以在一个class里面直接以空格隔开直接书写另一个类名称即可;例如:<div class="red font100">一个元素调用多个类名</div>
以下不会就不会吧,那就挠头掉发。
块级元素特点(一定要记住):
独占一行,设置宽高能够生效,也可以控制外边距和内边距;如果没有设置宽度,默认的宽度是父级的100%;是一个容器盒子,里面可以放行内或者块元素;常见的行内块元素:input,img
三种模式的总结
块级元素:一行只能放一个元素,可以设置宽高,默认的宽度为100%,容器可以包含任何标签;
行内元素:一行可以放多个元素,不可以直接设置宽高,默认的宽度是有内容撑开的,尽量包含文本或者其他行内元素,超链接a有特殊情况;
行内块元素:一行放多个元素,可以设置宽高,默认的宽度是内容撑开的;
三种显示模式相互转换(死记硬背)
将元素转化为块级元素:display:block;
将元素转化为行内元素:display:inline;
将元素转化为行内块元素:display:inline-blocki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