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传智教育(股票代码 003032)旗下技术交流社区北京昌平校区

     5月22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曾主导创建全球首个计算器密码的费尔南多·科巴托(Fernando Corbató)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需要记住大量的密码,密码成为了一场噩梦,但当时创建计算机密码的行为合情合理。

以下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科巴托在20世纪60年代初主导创建了首个计算器密码。


  科巴托承认,密码存在漏洞,似乎每个月都会遭到大规模的攻击。此外,公众也感到不满意,他们需要记住数十个数字帐号的密码。“最终,这个密码成为了一场噩梦,”他说。


  但现在已经87岁高龄的科巴托同时表示,当时创建计算机密码的行为非常合情合理。


  科巴托当时领导了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大型分时系统CTSS电脑项目。为了让每位研究员拥有自己的帐号,他们需要找到分离这些帐号的方法。有意思的是,50多年过去了,还没有人能够创建出被广泛接受的、能够替代密码的东西。


  科巴托目前是MIT的荣誉教授,住在马萨诸塞州牛顿市。《华尔街日报》近期对他进行了采访,谈到了他对于密码的贡献以及密码是怎么失控的。


《华尔街日报》:你们是怎么想出首个计算机密码的?


  科巴托:当时我们共享一个主机,有一个公共的磁盘文件。当时人们不喜欢共享,创建密码的目的只是希望进行一定的区分,这样人们就不会乱看别人的文件了。


《华尔街日报》:听起来很简单,那么密码是如何失控的呢?


   科巴托:不幸的是,在万维网中密码成为了一场噩梦。不是每个人都能记住所有的密码的。对于分配或创建的密码都是如此,这样人们就有了两种选择,为了记住这些密码,人们需要将密码记下来,或者使用某种程式来管理密码。每种方法都很麻烦。


《华尔街日报》:你是怎么做的呢?


  科巴托:最初我选择把密码记下来,后来我开始使用在线文件。


《华尔街日报》:你有多少个密码?


  科巴托:这么多年大概150个。


《华尔街日报》:你曾想过密码会如此大规模的普及吗?


  科巴托:我们当时并没有预见现在的互联网。密码的安全性并不是非常高,但抵御随意的窥探还是足够了。


      事实上,当时还是MIT研究员的艾伦·斯科尔(Allan Scherr)盗取了其他用户的密码,以延长其CTSS电脑使用时间,他原本一周被分配了4小时的时间。后来他离开MIT到IBM工作。他所做的可以看成是一种黑客行为,只是为了证明他们很聪明,而不是多么恶毒


  立姐有话说:如今互联网的密码是为了保护大众的隐私甚至是财产。当然,就算没有密码的诞生也一定会有其他类似的东西的出现。密码这种大胆的设想不知道改变了多少计算机使用者的体验。立姐个人认为,密码不是一场噩梦,而是促进了互联网这样一场华丽的舞会。

3 个回复

倒序浏览
任何一种新东西出来之后,在当时是合情合理。时间会让麻烦慢慢的浮现出来 - -。没有啥东西是永恒的,可以这样理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得了不得了,牛逼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很不错,新东西会与实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