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栈: (函数, 结构, 变量等存储的地方) 
堆: 
数据段: 
只读数据段: 
代码段: (告诉cpu做什么, 然后在栈里面开始做)(函数等结构的入口地址都是在代码段的, 实体是存储在栈中的) 
  压栈 
 
13.内存管理 
  就是堆空间的创建和释放问题, C语言在释放堆的时候, 有不足, 因此OC有自己的内存管理 
  给一个对象分配一个堆, 只是将这处堆空间设为私有的, 将这处对象释放后, 将这处堆空间设为公有的, 但堆中存储的内容还存在, 没有丢失, 除非之后再给这个堆空间覆盖(重新赋值). 
  C语言中不释放会发生内存泄露, 释放两次, 会出现重复释放, free(p)的时候, 释放的是p指向的堆空间, C中也有类似于OC的计数器, 叫PV操作(加减操作), 不过需要自己写计数器, 和释放函数 
  alloc时, 自动将计数器设为1, retain计数器加1, release减1, retainCount查看引用计数  
  内存管理黄金法则: 
     1.(公认) 当使用alloc, retain, copy, mutableCopy, new "创建"一个对象, 或增添一个指针, 则必须使用release或autorelease进行"释放". 
     2.(非公认) 每个指针做自己的内存管理, 每个类做自己的内存管理, 各人顾各人. 
 
  放在只读数据段中的对象, 计数器被设置为负数(-1), retain遇见负数的时候, 什么也不会做, 不修改计数器, 因为只读数据段不能被修改 
  -(void)dealloc; 析构方法, 没有参数, 不能重载   
  常量字符串的set方法, if (name != newName){ [name release]; name = [newName retain];}, 之后还要在dealloc中加入[name release]; [super dealloc];   
 
  autorelease, 将使用autorelease的对象放入最近的自动释放池中, 等池释放的时候, 才释放对象; 原则上, 除非万不得已, 不要使用autorelease. 在类方法中, 一般都是使用autorelease; 在get对象时, 最好也要使用, return [[name retain] autorelease]; 
  IOS系统下, 每个触发周期, 都会创建并释放一个自动释放池  
  还有一种就是ARC(自动管理内存)                   
 
14.协议 
  协议是完成两个类之间通信的一种机制, 在两个类的对象之间传递信息. 
  发送方持有协议, 接收方遵守协议. 
  @protocol    <protocolName>       id <protocolName> delegateName; 
  @required     // 遵守协议的类必须实现该方法, 默认的属性 
  @optional    // 可选的 
  协议中声明过的方法, 遵从协议的类可以不写声明, 直接写实现 
  如果两个对象互为代理, 即互为引用, 若都计数, 会发生死锁; 所以当两个对象互为代理的时候, 若A->p = [B retain],(A对B强引用), 那么B->p = A,(B对A弱引用) 不要再计数. 
  单向协议的时候, 如果协议没有单独放在一个文件中, 协议要放在发送方所在的协议中, 因为发送方有可能是接收方的成员, 如果协议放在接收方中, 头文件包含会形成一个环. 
 conformsToProtocol:@protocol() 
 
15.文件 
1)关于文件本身的操作 (NSFileManager 文件管理器) 
  [NSFileManager defaultManager]    // 声明一个NSFileManager对象 
  [contentsOfDirectoryAtPath: error: &error]    // 浅度遍历,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内容, 返回值是数组; 如果没有错误, error返回nil, 否则, 会在堆中创建个NSError的对象, 并将该对象地址赋给error; 传地址, 就是为了修改地址中存的值 
  [subpathsOfDirectoryAtPath: error: &error]    // 深度遍历, 不仅遍历当前目录的文件, 也遍历子目录下的内容 
  createDirectoryAtPath: withIntermediateDirectories: NO attributes: nil error: &error]; 
  // 创建一个目录; 第二个参数, 如果传入YES, 会自动创建中间目录(mkdir -p), 如果传入NO, 只要中间目录不存在, 就报错; 第三个参数, 设置该目录的属性, 传入nil, 为一般(默认缺省)属性; 
  createFileAtPath: contents: attributes:     // 创建文件 
  字符串自带一个dataUsingEncoding:  将一个字符串存入NSData中, data.bytes读取data中的内容 
  removeItemAtPath: error:&error        // 删除文件或目录 
  copyItemAtPath: toPath: error:        // 拷贝, 文件名必须写全 
  attributesOfItemAtPath: error:        // 获得文件属性, 放在字典中 
  fileExistsAtPath:                // 判断文件是否存在 
  fileExistsAtPath: isDirectory:        // 判断文件是否存在, 并且是否是文件夹 
 
2)关于文件内容的操作 (NSFileHandle 文件句柄) 
  从文件到内存是读, 从内存到文件是写 
  file pointer(指针)文件指针    file descriptor(数字)文件描述符    file handle(对象)文件句柄, 往文件句柄里写就是往文件中写 
  [NSFileHandle fileHandleForReadingAtPath: ]    // 以只读的方式打开文件生成文件句柄 
  readDataToEndOfFile 
  readDataOfLength    // read读两次的时候, 不是从头再开始读, 而是每次读都接着上次读到的位置往下读 
  字符串的方法: initWithData: encoding    // data转字符串    dataUsingEncoding: // 字符串转data 
  fileHandleForWritingAtPath:  // 以只写的方式打开文件, 如果文件不存在, 则创建文件, 在C中"w"会清空原文件, OC是一个一个的覆盖 
  writeData:         // 第一次从头开始写, 第二次接着往下写 
  seekToEndOfFile    // 将读写指针置到文件尾 
  seekToFileOffset:    // 将读写指针置到文件指定位置, 0就是文件首 
  truncateFileAtOffset:  // 清空(截断)一个文件, 只剩下前面n个字节 
  fileHandleForUpdatingAtPath:        // 读写操作 
 
16.NSDate 
  NSDate * date = [NSDate date];    // 使用当前时间创建一个date对象 
  [NSDate dateWithTimeIntervalSinceNow: seconds]    // 用一个时间间隔(seconds)来表示过去或未来的某一时间 
  [[NSDate date] timeIntervalSinceDate: date]        // 将日期与保存在date中的日期进行比较    
  [NSThread sleepUntilDate: [NSDate dateWithTimeIntervalSinceNow: ]];    // 让应用程序休眠一段时间 
 
  NSDateFormatter    // 将日期转化为完全格式化的字符串 
  dateFormatter.dateFormat = @"MM/dd/YY HH:mm:ss"; 
  [dateFormatter stringFromDate: [NSDate date]]; 
 
  [NSTimer scheduledTimerWithTimeInterval: 1 target: self selector: @selector() userInfo: nil repeats: YES]   
  // 1秒后触发此定时器, 并不断循环下去, 直到定时器被禁用([timer invalid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