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传智教育(股票代码 003032)旗下技术交流社区北京昌平校区

© zlb820 中级黑马   /  2016-6-12 23:11  /  580 人查看  /  0 人回复  /   0 人收藏 转载请遵从CC协议 禁止商业使用本文

建造者模式
定义: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和他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能够创建不同的表示。
建造者模式有四个角色
1、建造者:product
通常使用模板方法模式,有模板方法和基本方法。
2.、Builder抽象建造者:
规范产品的组件。
3、concreteBuilder实现抽象类定义的方法,并且返回一个组建好的对象。
4、director导演类
负责安排已有模块的顺序,然后告诉builder开始创建
建造者模式的应用
优点:
建造者模式可以使客户端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的组成的细节。
建造者独立、容易扩展
便于控制细节风险
使用场景:
1、相同的方法,不同的执行顺序,产生不同的结果时
2、多个部件或者零件,都可以装配到一个对象中,但是产生的运行结果又不相同
3.产品类非常复杂,或者产品类中的调用顺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4.在对象的创建过程中会使用到系统中一些其他的对象,这些对象在产品对象的创建过程中不易得到时,可以采用建造者模式封装该对象的创建过程。
注意事项:
建造者模式关注的是零件装配的顺序;虽然和工厂模式都是创建类模式,但是工厂模式重点在创建对象。


总结:建造者模式最主要的功能是基本方法的调用顺序安排,也就是这些基本方法都已经实现了,通俗的说就是零件的装配,顺序不同产生的对象也不同;工厂模式的主要是创建,创建零件是他的职责,组装顺序不是他关心的。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