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传智教育(股票代码 003032)旗下技术交流社区北京昌平校区

© aA772807986 中级黑马   /  2016-11-14 17:37  /  995 人查看  /  5 人回复  /   1 人收藏 转载请遵从CC协议 禁止商业使用本文

JAVA面向对象

   一,什么是Object(对象)
        Object(对象)相当于中文语义“东西”。 Object是指一个具体事物实例,比如飞机、狗、运气、哲学等看得见的,看不见得,有形的、无形的,具体的,抽象的都是对象,总之“一切皆Object”。
        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是指面向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是面向对象的,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面向对象的定义:
        首先根据客户需求抽象出业务对象;
        然后对需求进行合理分层,构建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
        之后设计业务逻辑,利用多态、继承、封装、抽象的编程思想,实现业务需求;
        最后通过整合各模块,达到高类聚、低耦合的效果,从而满足客户要求。
        OOA面向对象分析/OOD面向对象设计
        OOAD(Object Orient Analysis Design,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不设计)是现代软件企业广为采用的一项有效技术。OOAD方法要求在设计中要映射现实世界中指定问题域中的对象和实体,例如:顾客、汽车和销售人员等。这就需要设计要尽可能地接近现实世界,即以最自然的方式表述实体。所以面向对象技术的优点即为能够构建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问题模型,并保持他们的结构、关系和行为模式。
        面向对象概念
        1、类型(类) 指一个名词概念,如:客人、菜品、厨师。
        2、引用(变量) 指引用具体概念实例的代词,如:某人、特价菜。
        3、对象(东西) 指具体概念的个体实例,如:张三丰是个人、一盘大盘鸡。
        如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体现为:“今天的特价菜是一盘大盘鸡”。
        4、行为 方法。
        5、多态 行为或引用,在具体情形下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比如:“一只动物”可以是“一匹马”、“一头驴”、“一只猴子”,多态的; “打”可以是“打酱油”、“打麻将”,“打人”,根据宾语发生变化,多态的。
        6、封装 任何对象实例都是尽可能封装,减少暴露,它的实现细节对你是透明的(看不到)。比如:只能看到汽车的壳子、轮胎等,看不到发动机。

        7、继承 概念的继承关系。

二,面向对象的特性

    1.封装:
        封装是保证软件部件具有优良的模块性的基础,封装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软件部件的“高内聚、低耦合”,防止程序相互依赖性而带来的变动影响。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中,对象是封装的最基本单位,面向对象的封装比传统语言的封装更为清晰、更为有力。面向对象的封装就是把描述一个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的代码封装在一个“模块”中,也就是一个类中,属性用变量定义,行为用方法进行定义,方法可以直接访问同一个对象中的属性。通常情况下,只要记住让变量和访问这个变量的方法放在一起,将一个类中的成员变量全部定义成私有的,只有这个类自己的方法才可以访问到这些成员变量,这就基本上实现对象的封装,就很容易找出要分配到这个类上的方法了,就基本上算是会面向对象的编程了。把握一个原则:把对同一事物进行操作的方法和相关的方法放在同一个类中,把方法和它操作的数据放在同一个类中。
        例如,人要在黑板上画圆,这一共涉及三个对象:人、黑板、圆,画圆的方法要分配给哪个对象呢?由于画圆需要使用到圆心和半径,圆心和半径显然是圆的属性,如果将它们在类中定义成了私有的成员变量,那么,画圆的方法必须分配给圆,它才能访问到圆心和半径这两个属性,人以后只是调用圆的画圆方法、表示给圆发给消息而已,画圆这个方法不应该分配在人这个对象上,这就是面向对象的封装性,即将对象封装成一个高度自治和相对封闭的个体,对象状态(属性)由这个对象自己的行为(方法)来读取和改变。一个更便于理解的例子就是,司机将火车刹住了,刹车的动作是分配给司机,还是分配给火车,显然,应该分配给火车,因为司机自身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力气将一个火车给停下来的,只有火车自己才能完成这一动作,火车需要调用内部的离合器和刹车片等多个器件协作才能完成刹车这个动作,司机刹车的过程只是给火车发了一个消息,通知火车要执行刹车动作而已。
        2.抽象:
        抽象就是找出一些事物的相似和共性之处,然后将这些事物归为一个类,这个类只考虑这些事物的相似和共性之处,并且会忽略与当前主题和目标无关的那些方面,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当前目标有关的方面。例如,看到一只蚂蚁和大象,你能够想象出它们的相同之处,那就是抽象。抽象包括行为抽象和状态抽象两个方面。
        例如,定义一个Person类,如下:

clas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人本来是很复杂的事物,有很多方面,但因为当前系统只需要了解人的姓名和年龄,所以上面定义的类中只包含姓名和年龄这两个属性,这就是一种抽像,使用抽象可以避免考虑一些与目标无关的细节。我对抽象的理解就是不要用显微镜去看一个事物的所有方面,这样涉及的内容就太多了,而是要善于划分问题的边界,当前系统需要什么,就只考虑什么。
        3.继承:
        在定义和实现一个类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把这个已经存在的类所定义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并可以加入若干新的内容,或修改原来的方法使之更适合特殊的需要,这就是继承。继承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和方法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4.多态:
        多态是指程序中定义的引用变量所指向的具体类型和通过该引用变量发出的方法调用在编程时并不确定,而是在程序运行期间才确定,即一个引用变量倒底会指向哪个类的实例对象,该引用变量发出的方法调用到底是哪个类中实现的方法,必须在由程序运行期间才能决定。因为在程序运行时才确定具体的类,这样,不用修改源程序代码,就可以让引用变量绑定到各种不同的类实现上,从而导致该引用调用的具体方法随之改变,即不修改程序代码就可以改变程序运行时所绑定的具体代码,让程序可以选择多个运行状态,这就是多态性。多态性增强了软件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例如,下面代码中的IUserDao是一个接口,它定义引用变量userDao指向的实例对象由DAOFactory.getDao()在执行的时候返回,有时候指向的是UserJdbcDao这个实现,有时候指向的是UserHibernateDao这个实现,这样,不用修改源代码,就可以改变userDao指向的具体类实现,从而导致userDao.insertUser()方法调用的具体代码也随之改变,即有时候调用的是UserJdbcDao的insertUser方法,有时候调用的是UserHibernateDao的insertUser方法:

IUserDAO userDao=DAOFactory.getIUserDAOInstance();\
userDao.insertUser(user);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错不错 mark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记得东西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每天回顾下以前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