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态是将子类对象抽象成父类的引用。我就举一个例子吧:
现在有一个表示动物的类Animal,它还有两个子类,一个表示猫的类Cat,一个表示狗的类Dog。
Animal animal;
Cat cat = new Cat();
Dog dog = new Dog();
那么,将子类对象抽象成父类引用,就是:
animal = cat;或
animal = dog;
猫和狗都是动物,所以这样的赋值是没问题的。
但是如果是cat = animal;就会编译出错,因为动物不一定是猫。
这样的抽象有什么好处呢?假设动物有一个共用的方法,叫睡觉sleep(),但是不同动物睡觉的方式不同,例如:
abstract class Animal{abstract public void sleep();}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public void sleep(){// 猫睡觉的动作}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public void sleep(){// 狗睡觉的动作}
}
现在要设计一些方法,看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如果每种动物对应一个方法,那么就需要这样定义:
void displaySleep(Cat cat){cat.sleep();}
void displaySleep(Dog dog){dog.sleep();}
但是,随着动物增多,这样的方法需要越来越多,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有了多态之后,就可以这样设计了:
void displaySleep(Animal animal){animal.sleep();}
这样一个方法就行了,要看不同动物的睡觉动作,只要这样调用方法就可以了:
displaySleep(new Cat());
displaySleep(new D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