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会飞的小蜗牛 于 2017-8-22 16:32 编辑
学习编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时光倒流4个月,有一个少年,拿上两包行李,赶早急匆匆的出了家门,因为他知道这样就不用面对母亲那泛泪的眼角和父亲那担忧却又故作镇定的目光。这样别离的方式虽然冷酷,但是可以让他更快的整理思绪快速消化负面情绪。坐上了驶离家乡的列车,他忐忑的心才平静下来,面对车窗外飞快远去的家乡,这时脑海中却一直浮现出亲人的画面,缓慢而柔和,似循环的幻灯片一遍遍的播放着,不知什么时候眼泪已经打湿了面庞,他迅速抹了眼窝里的泪生怕被人看到。列车走过了那段他熟悉的城市和风景,腮帮的肌肉在牙齿的咬合力下变的突兀起来,躺在座椅上望着车窗外,他也变的沉默,因为他明白以后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父母需要他,亲人需要他,而他也更需要追寻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梦想,他并没有一个人孤身来到上海,与他同行的还有梦想和躁动的心。 列车驶入上海市区,他也变的兴奋起来,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和热闹,他伸长了脖子望向窗外,渴望看到更多的风景。快速转动的眼球,躁动的心情,心跳也变的加快,身体的一切反应都在昭示着,他要融入这座城市,他属于这座城市。 时光再倒流两年。。。2015年,他初次来到上海,在东方明珠下的黄浦江旁,暗暗立下誓言开创一番事业。于是在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实习生的身份做起,因为销售业绩优异,管理团队有方,乘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浪潮,半年的时间就做上门店经理,收入也翻了好几番,那是他最辉煌的时候,管理着一大堆员工,发号施令。公司每天都有很多客户上门,几千万的资金几天就被客户配资配走了,那是个每天吃喝应酬不断,赚少到手软的年代,那是个全民炒股的疯狂年代,他以为那就是他以后的幸福生活了。人生有时候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的--阿甘正传,2015年,国家一张红头文件--禁止各类场外机构再从事股票配资业务,公司一下失去了所有的业务接口和投融资渠道,业务被定义为违法,被迫清盘关闭,他也失业了,没有了收入来源没什么,重要的是他积累的工作经验,客户资源一下子没有了,工作内容都是违法的,世事难料。在这以后的两年国家大力整治互联网金融行业,于是乎各种互金老板跑路,投资人被骗,每一个新闻都能勾起他的回忆,他庆幸早早的离开了那个行业,说不定已成为笼中鸟。 选择大于努力--黑马7期班级里老许的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他的神经,他也一直对这句话深信不疑,甚至作为他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指引,这也是他来这里的原因。时间回到列车上,他有一腔热血没错,但是诺大的上海他能干什么呢?他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他引以为傲的投资理论和投资经验?得了吧,金融中心大把的高大上的投行人才,投资经理,风投机构,他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算得了什么?他的管理经验?短短一年的管理经验在不同的领域就抓瞎了,隔行如隔山。他的学历?算了吧,本科学历,21世纪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更何况是高校,机构,海龟,清北复等一流人才集中的上海了。靠颜值?哈哈,那是他的杀手锏,轻易不能出鞘。从头做起他不甘心,意味着又要过着低工资,碰运气,攒人脉的黑暗时光,从下了列车它头脑就没停止过思考。多少公司愿意收留他呢并且给高薪?他该选择什么行业从新做起? 从高中的vista 看天下杂志开始到互联网大佬的名人传,他了解了很多的互联网公司和产品,有时候张口闭口,丁磊,张朝阳,马云等名字脱口而出,但是他却觉得那样的公司遥不可及,因为在他认为互联网行业是有门槛的,首先你得懂计算机,懂编程,而编程又奥涩难懂。他对从事互联网的那些人,之前默认的印象大都是戴着眼镜,裤衩背心人字拖,头发发油脑门发亮身材弱小,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他内心排斥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不想成为这样的人,他喜欢朝气蓬勃的生活。因为爱看书,偶然读到了李笑来的文章,里面的理念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年轻人应该学会几项实用的技能,英语,编程等。未来的社会更是离不开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天的时间,他几乎逛遍了知乎,百度论坛,最后毅然决然的来黑马学习,因为他相信知乎网友的评价,互联网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你可能不会相信一个陌生人的三都澳,但在互联网世界,样本量足够大,你很容易确认那就是,对的好的,事实证明也果真如此,就这样他把未来交给了黑马。 等来到学校,他震惊了,原来有这么多跟自己一样敢于放弃之前一切的同学。他们中,有大学生,有工人,有销售,有远赴非洲的建筑工程师等各行各业。好多人之前在国企,公职单位已工作多年,更有拖家带口的。他觉得这些人很美丽,敢于下定决心来学习,他相信不仅仅只是为了高薪,可能更多的有家庭的责任,有自己梦想,有不安于现状潦草一生的愤慨。他想起来一个人来保尔·柯察金: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开班后,他发现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老师是东北爷们,嗓门洪亮,激情澎湃,平易近人,热心负责。但刚开始几天对电脑知识的新鲜感褪去,抽象的知识点,复杂的逻辑思维,让他备受打击。而有的同学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很强,上课与老师精彩的互动,下课飞快的敲代码速度都让他压力倍增,庆幸的是他身边坐了几个大神,也很热心的帮助他。在升就业班的几天中他每天睡很晚,起很早,把代码敲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掉队,回炉重造,时间对他来说耗不起了。顺利通过考试的那天,他和室友开心的就像当初考取大学的那年,满脸都是快乐,如释重负。 进入就业班后讲师的水平都很高,年龄不同,风格不同,每个老师负责一个模块,环环相扣。他发现就业班的知识反而比基础班轻松了许多,不知道是因为他进步了还是因为就业班的知识大多是固定的模版和套路。对于他来说,他更开心了,不仅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每个讲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思想和,习惯以及社会经验。第一个讲师,小川老师,身材适中,爱穿运动衣,满满的正能量,从个人的奋斗史到生活方式都让他受益匪浅,不论是早晨跑几公里为媳妇买一顿早餐,还是脖颈落枕仍坚持烈日下课间跑步,还是当说出:来到学校我就一心想怎么把课教好的工作态度。受小川老师的影响,他重新捡起跑步的习惯,他觉得乐观的态度,强健的身体,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善于反思改正比知识更重要,要在这些之中选择一个平衡点。一旦某一方面出问题,知识和技术的优越性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承担家庭的责任和公司的责任。第二个讲师小奇老师,负责讲前端知识,性格稳重话很少,技术却很牛,他挺佩服的,每天都会有亮点,颠覆他之前的认知,这时他也发现原来前端比后端更有意思,写的代码立马都能看到效果,有意思。不像后端有时候找bug找到怀疑人生,想砸电脑的冲动,明明和老师写的一样为什么报错,找了一个小时,隔壁同桌淡淡提醒他少了一个标点符号,他气愤又激动,MD的比造导弹还苛刻,少个标点都不运行。一个月后,又换了一个讲师,刘老师,年龄看上去接近中年,经验丰富,面容祥和,背着双肩包,拿着一个十多年都没换的铁水杯,谈吐稳重,这么大岁数还这么拼,他心中暗想,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课间他偶然翻阅资料发现这个讲师竟是专修学院的大领导,震惊之余,他静下来,原来领导也带课的,这让他感到幸运又兴奋,老领导讲的很好,每节课都想调动他们欢快的课堂氛围,上午上课的疲惫丝毫没有带给他们班,并常常看到他辅导同学们到晚自习上课。他觉得认真负责,没有架子,做好本职工作人是那样的美。这些讲师都很美。 时间走的是那么快,一转眼还有一个多月他就毕业了,他终于明白,来这里学编程不会马上把你变成一个大牛,任何机构也做不到,它帮你打开了一个让你进入程序世界的窗口,打开这扇窗户,你会发现程序的奥妙,那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世界,谁也离不开,谁也看不见,却在身边无时不刻运行。 他在这里遇见的同学,讲师,助教,班导,吧台人员,手抓饼阿姨._都是那么和蔼可亲,那么美。在这里,他学会了编程,学会了一种学习习惯,更学会了关于人生的态度和规划。时光快进两个月,一个互联网公司开出高薪向他伸出橄榄枝。。 你会问:他是谁啊?是黑马的一员,是传智的一员,一个心怀梦想的莘莘学子.你会说,这就是你写的关于学习编程的感觉吗?并没有很多关于编程的啊?那么学编程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如果一定要说出一种感觉的话,那么这种感觉全部都在你所遇见的人中,一种美妙的感觉,一种重生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