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楠楠 于 2018-9-17 14:41 编辑
【郑州校区】大数据离线阶段Day9之HDFS元数据管理机制
1. 元数据管理概述HDFS元数据,按类型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文件、目录自身的属性信息,例如文件名,目录名,修改信息等。 2、文件记录的信息的存储相关的信息,例如存储块信息,分块情况,副本个数等。 3、记录HDFS的Datanode的信息,用于DataNode的管理。 按形式分为内存元数据和元数据文件两种,分别存在内存和磁盘上。 HDFS磁盘上元数据文件分为两类,用于持久化存储: fsimage 镜像文件:是元数据的一个持久化的检查点,包含Hadoop文件系统中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元数据信息,但不包含文件块位置的信息。文件块位置信息只存储在内存中,是在 datanode加入集群的时候,namenode询问datanode得到的,并且间断的更新。 Edits 编辑日志:存放的是Hadoop文件系统的所有更改操作(文件创建,删除或修改)的日志,文件系统客户端执行的更改操作首先会被记录到edits文件中。 fsimage和edits文件都是经过序列化的,在NameNode启动的时候,它会将fsimage文件中的内容加载到内存中,之后再执行edits文件中的各项操作,使得内存中的元数据和实际的同步,存在内存中的元数据支持客户端的读操作,也是最完整的元数据。 当客户端对HDFS中的文件进行新增或者修改操作,操作记录首先被记入edits日志文件中,当客户端操作成功后,相应的元数据会更新到内存元数据中。因为fsimage文件一般都很大(GB级别的很常见),如果所有的更新操作都往fsimage文件中添加,这样会导致系统运行的十分缓慢。 HDFS这种设计实现着手于:一是内存中数据更新、查询快,极大缩短了操作响应时间;二是内存中元数据丢失风险颇高(断电等),因此辅佐元数据镜像文件(fsimage)+编辑日志文件(edits)的备份机制进行确保元数据的安全。 NameNode维护整个文件系统元数据。因此,元数据的准确管理,影响着HDFS提供文件存储服务的能力。 2. 元数据目录相关文件在Hadoop的HDFS首次部署好配置文件之后,并不能马上启动使用,而是先要对文件系统进行格式化。需要在NameNode(NN)节点上进行如下的操作: $HADOOP_HOME/bin/hdfs namenode –format 在这里要注意两个概念,一个是文件系统,此时的文件系统在物理上还不存在;二就是此处的格式化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本地磁盘格式化,而是一些清除与准备工作。 格式化完成之后,将会在$dfs.namenode.name.dir/current目录下创建如下的文件结构,这个目录也正是namenode元数据相关的文件目录: 其中的dfs.namenode.name.dir是在hdfs-site.xml文件中配置的,默认值如下: dfs.namenode.name.dir属性可以配置多个目录,各个目录存储的文件结构和内容都完全一样,相当于备份,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其中一个目录损坏了,也不会影响到Hadoop的元数据,特别是当其中一个目录是NFS(网络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NFS)之上,即使你这台机器损坏了,元数据也得到保存。 下面对$dfs.namenode.name.dir/current/目录下的文件进行解释。
VERSION namespaceID=934548976 clusterID=CID-cdff7d73-93cd-4783-9399-0a22e6dce196 cTime=0 storageType=NAME_NODE blockpoolID=BP-893790215-192.168.24.72-1383809616115 layoutVersion=-47 namespaceID/clusterID/blockpoolID 这些都是HDFS集群的唯一标识符。标识符被用来防止DataNodes意外注册到另一个集群中的namenode上。这些标识在联邦(federation)部署中特别重要。联邦模式下,会有多个NameNode独立工作。每个的NameNode提供唯一的命名空间(namespaceID),并管理一组唯一的文件块池(blockpoolID)。clusterID将整个集群结合在一起作为单个逻辑单元,在集群中的所有节点上都是一样的。 storageType说明这个文件存储的是什么进程的数据结构信息(如果是DataNode,storageType=DATA_NODE); cTime NameNode存储系统创建时间,首次格式化文件系统这个属性是0,当文件系统升级之后,该值会更新到升级之后的时间戳; layoutVersion表示HDFS永久性数据结构的版本信息,是一个负整数。 补充说明: 格式化集群的时候,可以指定集群的cluster_id,但是不能与环境中其他集群有冲突。如果没有提供cluster_id,则会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ClusterID。 $HADOOP_HOME/bin/hdfs namenode -format -clusterId <cluster_id> seen_txid $dfs.namenode.name.dir/current/seen_txid非常重要,是存放transactionId的文件,format之后是0,它代表的是namenode里面的edits_*文件的尾数,namenode重启的时候,会按照seen_txid的数字,循序从头跑edits_0000001~到seen_txid的数字。所以当你的hdfs发生异常重启的时候,一定要比对seen_txid内的数字是不是你edits最后的尾数。 Fsimage & edits $dfs.namenode.name.dir/current目录下在format的同时也会生成fsimage和edits文件,及其对应的md5校验文件。 3. secondary namenodeNameNode职责是管理元数据信息,DataNode的职责是负责数据具体存储,那么SecondaryNameNode的作用是什么?对很多初学者来说是非常迷惑的。它为什么会出现在HDFS中。从它的名字上看,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NameNode的备份。但它实际上却不是。 大家猜想一下,当HDFS集群运行一段事件后,就会出现下面一些问题: l edit logs文件会变的很大,怎么去管理这个文件是一个挑战。 l NameNode重启会花费很长时间,因为有很多改动要合并到fsimage文件上。 l 如果NameNode挂掉了,那就丢失了一些改动。因为此时的fsimage文件非常旧。 因此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易于管理的机制来帮助我们减小edit logs文件的大小和得到一个最新的fsimage文件,这样也会减小在NameNode上的压力。这跟Windows的恢复点是非常像的,Windows的恢复点机制允许我们对OS进行快照,这样当系统发生问题时,我们能够回滚到最新的一次恢复点上。 SecondaryNameNode就是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的,它的职责是合并NameNode的edit logs到fsimage文件中。
4. Checkpoint每达到触发条件,会由secondary namenode将namenode上积累的所有edits和一个最新的fsimage下载到本地,并加载到内存进行merge(这个过程称为checkpoint),如下图所示: 4.1. Checkpoint详细步骤l NameNode管理着元数据信息,其中有两类持久化元数据文件:edits操作日志文件和fsimage元数据镜像文件。新的操作日志不会立即与fsimage进行合并,也不会刷到NameNode的内存中,而是会先写到edits中(因为合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操作成功之后更新至内存。 l 有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和dfs.namenode.checkpoint.txns 两个配置,只要达到这两个条件任何一个,secondarynamenode就会执行checkpoint的操作。 l 当触发checkpoint操作时,NameNode会生成一个新的edits即上图中的edits.new文件,同时SecondaryNameNode会将edits文件和fsimage复制到本地(HTTP GET方式)。 l secondarynamenode将下载下来的fsimage载入到内存,然后一条一条地执行edits文件中的各项更新操作,使得内存中的fsimage保存最新,这个过程就是edits和fsimage文件合并,生成一个新的fsimage文件即上图中的Fsimage.ckpt文件。 l secondarynamenode将新生成的Fsimage.ckpt文件复制到NameNode节点。 l 在NameNode节点的edits.new文件和Fsimage.ckpt文件会替换掉原来的edits文件和fsimage文件,至此刚好是一个轮回,即在NameNode中又是edits和fsimage文件。 l 等待下一次checkpoint触发SecondaryNameNode进行工作,一直这样循环操作。 4.2. Checkpoint触发条件Checkpoint操作受两个参数控制,可以通过core-site.xml进行配置: <property> <name> 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name> <value>3600</value> <description> 两次连续的checkpoint之间的时间间隔。默认1小时 </description>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txns</name> <value>1000000</value> <description> 最大的没有执行checkpoint事务的数量,满足将强制执行紧急checkpoint,即使尚未达到检查点周期。默认设置为100万。 </description> </property>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SecondaryNamenode根本就不是Namenode的一个热备,其只是将fsimage和edits合并。其拥有的fsimage不是最新的,因为在他从NameNode下载fsimage和edits文件时候,新的更新操作已经写到edit.new文件中去了。而这些更新在SecondaryNamenode是没有同步到的!当然,如果NameNode中的fsimage真的出问题了,还是可以用SecondaryNamenode中的fsimage替换一下NameNode上的fsimage,虽然已经不是最新的fsimage,但是我们可以将损失减小到最少! 传智播客·黑马程序员郑州校区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 高新区长椿路11号大学科技园(西区)东门8号楼三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