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传智教育(股票代码 003032)旗下技术交流社区北京昌平校区

 找回密码
 加入黑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目录
一. 什么是预期设计?
二. 预期设计的目的
三. 预期设计的实战案例
四. 总结

什么是预期设计?
来自Huge的设计师Aaron Shapiro是这样界定预期式设计的:在用户做决定之前为之提供相应的反馈,以这种方式来简化设计。对于预期设计的样式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就是在用户需要指示和引导时,及时且准确的出现在用户面前。如图所示(推荐模块,引导提示)
如京东的推荐模块,当选中购物车时,若没有选中的商品时,系统会自动为用户推荐曾经买过或者看过的产品,为用户减轻选择上的负担。在看虾米音乐为刚下载产品的用户提供快捷的引导界面,避免用户的前期使用产品的有诸多的困惑。这就是预期设计,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性。

预期设计的目的
预期设计目的就是在用户使用产品时,通过提前预知到的情况,提供更加清晰,简单的帮助,有效减少产品操作过程中的耗费的脑。
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预期设计不是说让用户按照你设计的方式进行操作,而是要按照用户预期之中的操作来设计。就好像朋友给我拿来烟灰缸,但这时我未必想抽烟,这时就会感觉莫名其妙。可如果在我想要抽烟时,朋友又恰好把烟灰缸递过来,会觉得很有默契,增加我们之间的友好度。
1. 关联性
例如我们常见的搜索功能,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搜索功能不直接在当前界面输入文字搜索,而是要切换到专有的搜索界面呢?这样不仅增加了界面的跳转次数,又妨碍了用户使用的流畅性。如下图所示:
看到案例答案是不是很清楚了,因为在跳转后的搜索页中有用户曾经的搜索记录,还有通过数据产生的推荐信息,都是用户可能想要知道的信息。这样就会节省用户输入的时间,帮助用户快速选择。

2. 记忆性
避免用户做重复性的操作是减少用户使用负担的办法之一,将当前用户已经录入过的信息利用起来,当我们每次登陆产品时,都可以留住全部或者部分信息(这里要针对产品的个人隐私的重要程度)。如下图所示:
民生信用卡的登陆就默认记录了用户的账号,但由于涉及到个人财产问题,所以密码还是需要用户手动输入的。在看淘宝京东,在你登录一次后,系统自动默认已登陆状态,不需要用户再次输入账号密码。也可能和产品使用时长有关系。

3. 决策性
现在的产品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推送功能,实时把产品中优质的信息推送给用户,但有些产品的并不需要用户去实时查看,如果默认帮用户觉得开启,就会造成用户的困扰,所以现在的推送状态默认都为关闭状态,如下图所示:
即便是微信QQ这种即时通讯类产品用户也不一定会选择默认开启,所以现在下载产品后会出现提示框,让用户来做这个决策,也允许用户在设置界面面中进行更改,给予了用户更多决策权。

总结
预期设计只能为用户提供方法和策略,而不能帮助用户做出决定,我们需要与用户保持在这样的距离感上,避免过多的决定使用户产生厌烦。巧妙的借助预期设计来提升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信任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3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