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也许依然 于 2014-4-19 15:45 编辑
创建线程有两种方式
创建线程的第一种方式:继承Thread类
步骤:
1,定义类继承Thread
2,复写Thread类中的run方法
目的:将自定义的代码存储在run方法。让线程运行
3,调用start方法
该方法有两个作用:启动线程,调用run方法
创建线程的第二种方式:实现Runnable借口
步骤:
1,定义类实现Runnable借口
2,覆盖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
将线程要运行的代码存放在run方法中
3,通过Thread类建立线程对象
4,将Runnable类接口的子类对象作为实际参数传递给Thread类的构造函数
为什么要将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传递给Thread的构造函数?
因为自定义的run方法所属的对象是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
所以要让线程去指定对象的run方法;就必须明确该方法所属的对象
5,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开启线程并调用Runnable接口子类的run方法
为什么要覆盖run方法呢?
Thread类用于描述线程
该类就定义了一个功能,用于存储线程要运行的代码。该存储功能就是run方法
当程序开始运行时,是主线程先运行,当调用到t1.start()时,线程t1开始运行,之后线程t1,t2,t3,t4,和主线程抢占cpu,谁抢到谁执行,但是你run方法中是一个while循环,没有结束标记,老师是为了演示现象才用while循环的
,如果想结束,按Ctrl+c 或者 eclipse中 结束控制台的运行就好了,或者在循环中判断结束标记,然后break
- while(true){
- if(tick>0)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 "+tick--);
- else
- break;
- }
复制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