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程内容: 1.常量的概念和分类;
 2.进制的分类及相互转换方法;
 3.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4.数据类型;
 5.运算符。
 重点3.4.5.
 难点: 数据类型的转换。
 
 
 
 常量(Constant)和变量:
 常量: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其值不会发生改变的量。
 表示方式:
 A:字面值常量:
 整数常量:123.。。。
 实数常量:12.345.。。。
 字符常量:用‘’括起来的一个数据,‘ab’不是字符常量,错误写法。
 字符串常量:用“”括起来的数据
 布尔常量:true,false
 空常量:null
 
 B:自定义常量
 
 二进制:
 字节数据时计算机表示(存储和传输)的最基本单位。
 一个二进制数据被称为位。bit
 1byte = 8bit;
 1k = 1024k;。。。
 
 进制的转换:
 其他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系数*基数^权,相加;
 十进制转换为其他进制:除基取余,直到商为零,然后将余数反转
 
 8421码:十进制转二进制,二进制转十进制。
 
 
 有符号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反码,补码。
 在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在。
 原码:就是有符号数据的最基本表示形式,最高位是符号位,其他位是数据位,最高位0表示正,1表示负。
 反码:正数的反码和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和原码不同,规则是:除去符号位,其他数值位取反。
 补码:正数的补码和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和原码不同,规则是:反码+1.
 计算机只有加法,计算机中所有存储和运算都用补码,符号位也参与计算,超出范围的舍弃。
 
 变量:内存中一小块区域,在指定范围内可以发生变化的量。
 格式: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初始化值;
 
 
 八种数据类型:
 整数默认int类型,小数默认double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
 1.整数型:byte short int long;
 2.浮点型:float double;
 3.字符型:char;
 4.布尔型:boolean。
 
 定义长整型:必须加后缀l或L;其余不必加,因为整型默认为int
 定义单精度类型:7-8位有效数字,必须加后缀:f或者F;
 定义双精度类型:15-16位有效数字,不加后缀。
 
 注意:在运算的过程中,一般要求类型一致,如果遇到不一致的情况,就会有类型转换问题。
 
 类型的转换:
 A:boolean类型不可以转换为其他的数据类型。
 B:隐式转换(从小到大),byte,short,char -- int -- float -- double。
 注意:long是8个字节,float是4个字节。long是整数,float是浮点数,整数和浮点数的存储规则不一样。long的范围是小于float的
 C:强制类型转换(从大到小),如果明确知道数据是可以表示,就可以用强制类型转换。
 格式:(转换后数据类型)变量或值。
 byte,short,char不能参与运算,一般都要转换为int类型,参与运算,后转换为int类型。
 
 关于byte:
 byte b1 = 2;
 byte b2 = 3;
 byte b3 = b1 + b2;(错误)
 byte b4 = 3 + 4;(正确)
 
 如果参与运算的是常量,编译器会先计算值,看该值是否在该类型范围内,如果在,就不会报错,否则就报错。
 
 char类型没有负数,只有正数0~65535。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
 
 
 ASCII码
 必须注意着三个字符的值:
 ‘a’= 97;
 ‘A’= 65;
 ‘0’= 48;
 
 
 
 
 
 
 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注意:float f = 3/2.0f;可以取到小数部分。
 取余%:符号和左边一致。
 ++和--:单独使用放在前面和后面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如果--和++放在操作数据的前面,是操作数据先操作,再++
 在操作数据的后面,是先++,再操作数据操作。
 +可以作为连接符。
 
 赋值运算符:把右边的数据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注意:虽然a+=20和a=a+20效果等价,但是还是有区别,+=这种赋值运算符,其实隐含了强制类型转换的功能。
 赋值运算符的左边必须是一个变量,如5+=3就不行。
 
 比较运算符:结果都是boolean类型。
 分隔符:‘;’表示语句结束。
 空格:关键字的前后必须有空格,运算符两端可有可无,建议有。
 
 
 表达式:用运算符连接的式子(有变量,常量组成)。
 逻辑运算符: 用于连接结果是布尔型的表达式的运算符。
 
 短路与或和与或的区别:
 && 如果前面出现了false,后面将不再执行;
 || 如果前面出现了true,后面将不再执行
 开发中只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