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基础班前二十天测试中出的错,总结了一下,算是复习吧 (如果您发现还有不对的地方,请回复指出,多谢了!)
- 1,强制转换的格式 (byte)(b1/b2),注意后面的括号
2,方法可以提高代码复用性,但不一定提高效率
3,成员变量(包括静态变量) 在内存中的位置---作用范围
4,switch语句括号内的表达式可以是(char,String,枚举)
5,隐式转换 等级: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程序要么自动提升为int,要么自动提升为double
6,匿名对象 例: new B().test();
7,抽象类的子类也可以是抽象类,同时注意抽象方法的格式
8,接口中常量的默认权限修饰符: public static final;同时注意abstract关键字不能与 static , final , private 共存的区别
9,final关键字修饰的常量只能在构造方法执行完毕之前赋值一次
10,子父类静态代码块与构造方法 的执行顺序,尤其是创建子类对象时
11,局部变量在内存中的运作机制 例: int a = 1; show(a); System.out.print(a); a = ?
12,注意一些方法的返回值 例: str.subString(0,2); System.out.print(str); str还是原来的值!
13,字符串不能用算术运算符进行运算,地址值不能比较大小
14,注意泛型的使用格式
15,ArrayList遍历删除相同且接连出现的元素时(i--),括号里的--是重点
16,binarySearch()方法只能操作List集合
17,注意 并发修改异常,及正确做法
18,int数组经系统转换成集合后,不能(增加集合中元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