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点 内存管理的概念和内存分区
1.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内存管理,是指软件在运行时对计算机内存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的技术。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高效、快速的分配,并且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和回收内存资源。
1)内存分配方式,有三种:
(1)从静态存储区分配。内存在程序编译时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会存在。例如全局变量,static变量
(2)在栈上创建。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会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3)从堆上分配,也称为动态内存分配。程序在运行的时候,用malloc或new申请任意多少的内存,程序员自己负责在何时用free或delete释放内存。动态内存的生存期由我们决定,使用非常灵活,但问题也较多。
2.内存分区
内存由高到低依次分为五个区:栈、堆、BSS段、数据段、代码段。其中栈和堆在运行时分配,其它由编译器分配。
BSS段:(bss,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一块内存区。 BSS是Block Started by Symbol的简称。属于静态分配内存。此段不包含任何数据,只是简单的维护开始和结束的地址,即总大小,以便内存区能在运行时分配并有效的清零。BSS段在应用程序的二进制映像文件中并不存在,即不占用磁盘空间,而只在运行的时候占用内存空间,所以如果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未初始化,那么其可执行文件要小很多。
数据段:通常用来存储程序中已被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此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可以分为只读数据段和读写数据段。其中会有字符串常量,但一般只存在只读数据段。
代码段:用来存放程序执行代码的一块内存区域。这部分区域在程序运行时就已经确定,并且内存区通常属于只读,某些架构也允许可写。在代码段中,也可能包含一些只读的常数变量,如字符串常量等,但一般放置在只读数据段。
堆:用于存放进程运行中被动态分配的内存段,他的大小并不固定,可动态扩张或缩减。当进程调用malloc等函数分配内存时,新分配的内存就会被动态添加到堆上(堆被扩张);当利用free等函数释放内存时,被释放的内存从堆中被剔除(堆被缩减)。
栈:用户存放程序临时创建的局部变量,即是函数大括号中定义的变量(但不包括static变量)。除此以外,函数被调用时,其参数也会被压入到发起调用的进程栈中,并且在调用结束后,函数的返回值也会被存放回栈中。由于栈的先进先出的特点,方便用来保存/恢复调用现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栈看成一个寄存、交换临时数据的内存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