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想要翻身的咸鱼 于 2017-7-27 23:57 编辑
![]() Java基础班感悟
失败乃成功他妈
Success Is Mostly Failure ![]() 其实在来杭州传智黑马以前,一直觉得代码一直是一个远不可及,或者说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一个东西,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去触碰或者说是怎么样。大学三年学的时候外贸专业,但是毕业出来实习以后,总觉得这行不太适合,于是毅然决然的辞去了在宁波的外贸工作,回了温州。由于没有什么目标,也就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外加双休,偶尔出个差什么的。感觉心里还美滋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感觉到了闲职太闲,做一个咸鱼固然很舒服,但是再不翻身,就真的要烤焦了。 于是在我姐的推荐下,在原来的公司请了假,来杭州黑马来试试水,毕竟我是真的零基础。来了以后的第一天报道,就来了一个摸底考试,其实我还是庆幸不是五道题目都是编程题,强行走了一波运气,考了一个11分,全班排名84,真的是无比的尴尬。但是接下来的班主任讲的一些话我还是觉得蛮有道理的,她先是给我们算一笔账,罗列出各项费用,因为什么励志的话都可以不用讲,还是钱才来的实际。又告诉了我们各种名言,例如:勿将今日之码留到明日,学习使我快乐。我们挂在嘴边自嘲,同时也记在心里遵守。 接下来就开启了紧张刺激的学习环节:那讲课课件里的刘易老师那一成不变的嗓音,只有在运行代码的最后时候的那一句“走你”,听着才有点变化。还有大可乐老师万年不变的“柳岩姐姐”,让我知道可乐哥开车还是比较稳的,同时也为我们释放了不少的学习上的压力。还有在学习,作业之余,举手提问环节,助教兵哥总是能一眼看出你的问题出在哪里,给出正确的解答。为我们更扎实了知识点。 说实话,刚开始真的有点忍不住,每节课下课都是翻手机,回点有的没的消息,看点有点没的新闻,但是随着课程的加深,知识点的变多,我们逐渐的变得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看这些。几个小伙伴坐在一起开玩笑的说“没准,父母都怀疑我们进了传销组织,因为手机静音,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其实也是蛮喜感的,从没事就秒回的状态,到“半失联状态”。但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好,学不进去无非原因就是:手里有个手机,边上坐着个逗x,心里住着个傻x。但是为了Java,这些只能先放下。 听可乐哥讲着Java之父高斯林是如何创立和更新Java各个版本。第一次自己感受着传说中的第一个代码“helloworld”;理解着各种变量,常量的东西,直到学到循环以后,题目才变得有点逻辑性,变得不再是单纯的记忆型的知识要点。再随着数组,集合,IO流的加入,我们偶尔也能敲一点好玩的东西,第一次感觉到了代码与生活的结合,“小型计算机”、“猜数字小游戏”、“学生管理系统”等。在学习之余也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勿将今日之码留到明日”,个人觉得这句话讲的还是蛮在理的,再难再绕的代码,只有你今天巩固了,你在明天的学习上才不会学的很虚,不然的话就会造成视频老师和课堂老师上的一些快捷键和特定用法迷惑了你,从而一整天都云里雾里。所以个人觉得巩固还是非常需要的,而且在巩固之余,要是遇上第二天的本章难点、重点之类的东西,还需要特意去提前预习,以免新知识跨越了思维,上课节奏太快,又会跟不上。
最后对于就业班的展望,我觉得还是得求稳,手机该放下的还得放下,代码量该敲的还是得敲起来,比较代码量还是比较重要的(这点在学生管理系统这个案例中深有体会)。每日最起码的知识要点要理解掌握好,还有作业一定要按时按量的完成,要是还有时间剩余,可以考虑对新知识进行预习或者对旧知识进行巩固加深。
讲了那么多,还是希望自己在五个月的学习里面真的能做到,扎扎实实的打好这场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