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更贴近计算机网络底层,对于编程的操作空间非常小,这里做简要介绍。
一、物理层(Physical Layer)
OSI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
在这一层,协议数据单元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RS-232、RS-449、RS-485、USB2.0、IEEE-1394、xDSL、X.21、V.35、RJ-45等。
在物理层的互联设备包括:集线器(Hub)、中继器(Repeater)等。
二、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
OSI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其主要功能是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协议数据单元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LLC、SDLC、HDLC、MAC、PPP、STP、帧中继、CSMA/CD、CSMA/CA等。
在数据链路层的互联设备包括:网桥(Bridge)、交换机(Switch)等。
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协议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SDLC(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协议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
多路访问控制MAC(Multiple Access Control)协议
点对点协议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
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