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换一种方式很好理解,例如,设想一个在线商店(网站)提供实时定价(real-time pricing)和有效性(availability)信息。这个站点(site)很可能会提供一个表单(form)让你来选择产品。当你提交查询 (query)后,网站会进行查找(lookup)并把结果内嵌在html页面中返回。网站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来实现这种功能。我要介绍一个不使用应用程序服务器的情景和一个使用应用程序服务器的情景。。
情景1:不带应用程序服务器的web服务器
在此种情景下,一个web服务器独立提供在线商店的功能。web服务器获得你的请求(request),然后发送给服务器端(server- side)可以处理请求(request)的程序。此程序从数据库或文本文件(flat file,译者注:flat file是指没有特殊格式的非二进制的文件,如properties和xml文件等)中查找定价信息。一旦找到,服务器端(server-side)程序把结果信息表示成(formulate)html形式,最后web服务器把会它发送到你的web浏览器。
简而言之,web服务器只是简单的通过响应(response)html页面来处理http请求(request)。
情景2:带应用程序服务器的web服务器
情景2和情景1相同的是web服务器还是把响应(response)的产生委托(delegates)给脚本(译者注:服务器端(server -side)程序)。然而,你可以把查找定价的商业逻辑(business logic)放到应用程序服务器上。由于这种变化,此脚本只是简单的调用应用程序服务器的查找服务(lookup service),而不是已经知道如何查找数据然后表示为(formulate)一个响应(response)。这时当该脚本程序产生html响应(response)时就可以使用该服务的返回结果了。
在此情景中,应用程序服务器提供(serves)了用于查询产品的定价信息的商业逻辑。(服务器的)这种功能(functionality)没有指出有关显示和客户端如何使用此信息的细节,相反客户端和应用程序服务器只是来回传送数据。当有客户端调用应用程序服务器的查找服务(lookup service)时,此服务只是简单的查找并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通过从响应产生(response-generating)html的代码中分离出来,在应用程序之中该定价(查找)逻辑的可重用性更强了。其他的客户端,例如收款机,也可以调用同样的服务(service)来作为一个店员给客户结帐。相反,在情景1中的定价查找服务是不可重用的因为信息内嵌在 html页中了。
总而言之,在情景2的模型中,在web服务器通过回应html页面来处理http请求(request),而应用程序服务器则是通过处理定价和有效性(availability)请求(request)来提供应用程序逻辑的。
观察一下这两中情景的不同会有助于你了解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