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黑马学习已经两个多月了,觉得是该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了。开始学习任何一门课(包括java),兴趣最重要。大学期间学习了很多计算机编程语言,,但每门语言都停留在知识边缘地带,都没深入到它们的精华部分,对它们的精华部分知之甚少,于是趁学校开设这门课,并且有自己的老师讲解,还有了上机的机会,比自己自学省事多了,于是鼓足信心,开始了漫长的java征途。
在学习Java的语法时,Java的语法是类似c语言的,所以学习的比较轻松。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有几个不容易搞清楚的关键字的用法,public,protected,private,static,什么时候用,为什么要用,怎么用,和同学一起讨论了好久才得以解决。还记得我编写的第一个经典程序“hello Word”。从那时起我已开始走进Java的世界。当时自己不是很理解为什么main方法一定要这样来定义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能不能不这样写?问了好多同学,他们告诉我的答案是一样的“java本身要求就是这样子的”,但我自己不甘心,就进行了下面的好多操作:把main改个名字运行一下,看看报什么错误,然后根据出错信息进行分析;把main的public取掉,在试试看,报什么错误;static去掉还能不能运行;不知道main方法是否一定要传一个String[]数组的,把String[]改掉,改成int[],或者String试试看;不知道是否必须写args参数名称的,也可以把args改成别的名字,看看运行结果如何。 结果把Hello World程序反复改了七八次,不断运行,分析运行结果,最后就彻底明白为什么了main方法是这样定义的了。接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却发现自己的速度比别人慢了好多,我就把自己的课余时间也分一部分给了java。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参考书是离不开的。听老师说订的教材偏难,不适合我们初学者,于是我在图书馆借了参考书(一本篇幅较短的入门书来学习那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包括学习Java语法等)。同时,对一个最简单的程序也应该多去调试,多想想如果改动一下会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必须那样写?多去想想
这些问题然后去操作,会让你有更多的收获。这样反复地思考是很有用的。 在学习Java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的特性。比如继承,构造器,抽象类,接口,方法的多态,重载,覆盖,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对于一个没有面向对象语言背景的人来说,我觉得这个过程需要花很长很长时间,因为学习Java之前没有C++的经验,只有C语言的经验,花了很长时间,才彻底把这些概念都搞清楚,把书上面的例子反复的揣摩,修改,尝试,把那几章内容反复的看过来,看过去,看了很多遍,才彻底领悟了。
所以接下来来谈谈学到现在相关内容的心得体会
1.面向对象
继承、封装、多态的思想要理解透彻。这些概念虽然看过去都明白,但是随着自己写的代码越来越多,对一些知识的重复学习,对这三个简单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例如:我们学习设计模式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设计模式很多的时候就是利用了抽象类、接口、子类继承父类、代码块、static 、final 、重载、具体类实现接口、组合、this 、 super、访问控制符、构造器这些最最朴素的概念。所以面向对象的思想真的是太重要了。这些概念值得反复学习,反复推敲。
一本很好的书是 《Java 编程思想》,这种经典的书是值得反复看的。
2.集合
学习容器类, List、Set、Map,理解使用 Hash 这种结构对于查找元素的好处。
从集合这个章节可以扩展到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学习。正是因为 List、Set、Map 这些类型有着良好的数据结构的设计,它们才能为我们使用于各种复杂多样的场景
3.多线程
学习了多线程我们可以感受到程序可以不止一条执行流,这点体会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培养了我们对并发这个概念的理解。我们还要熟悉线程的创建、线程的几种状态、线程的优先级、让步、休眠、多线程如何通信、什么是线程中的锁、我们的编码应该避免造成死锁。
在学习Java的过程中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1.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写括号时要成对,字母大小写要区分,单词拼写要准确)。
2.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不是仅仅停留在java表层,不是抄书上的例子运行出结果就可以。要注意,即便对一个简单的例子也要有耐心去琢磨、调试、改动。
3.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动手做、试着写代码,而不是抱一本书看看就行。很多东西和体会必须自己动手才能真正属于自己。
在学习java语言的同时,学会了如何来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怎样有效的学习等等,才是对一生都有帮助的最宝贵的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