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的预加载和懒加载
预加载和懒加载的使用场景不同,可以先了解一下浏览器机制,有助于理解两者的原理。在网页中合理使用预加载和懒加载有效地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目录
页面加载过程
预加载
懒加载
页面加载过程
简单说一下页面的加载过程,如果页面不是第一次访问,那么可能会出现浏览器缓存现象,在本地调试代码的时候也会遇到这种问题,所以在实在想不通页面为什么没有变化的时候,可以清除一下浏览器的缓存。
如果页面是第一次访问,浏览器向服务器http请求后,服务器返回html文件,在整个页面加载过程中,总的来说是按顺序从上到下执行,这是基于js的单线程机制,但是html和css是并行加载的,html生成dom树,css生成rule树,两者相结合生成render树。
接下来遇到js文件,则会造成堵塞,页面会一直等到js文件执行完才会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进行html中body部分加载时,如果遇到图片的src,它会请求资源,此时图片还没下载完全,在页面上并不会留下图片的位置,而html不会堵塞,将会继续执行下去。
等到有图片请求下载完成,html又会重新渲染页面,将图片显示出来。
了解了页面的加载过程后更好理解预加载和懒加载,对页面进行更好的优化。
预加载
预加载的核心:
图片等静态资源在使用前提前请求。
资源后续使用可以直接从缓存中加载,提升用户体验。
几个误区:
预加载不是为了减少页面加载时间
预加载只是提前加载除去首轮加载的图片以后要用到的图片,比如通过点击等事件才会用到的图片。
预加载的三种方式
一、css+javascript
仅使用css的情况:
[CSS]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preload-01 { background: url(img1.png); }
#preload-02 { background: url(img2.png); }
#preload-03 { background: url(img3.png); }
preload-01、preload-02、preload-03实际上是不会在页面上显示的,它们的作业就是为了预加载图片上面的图片。在执行了上面的css后,本地就已经有了上面的图片缓存,后面如果还需要该图片,则直接从缓存在读取,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在前面提到,预加载不是为了减少页面加载时间,但是向上面那样写,预加载和页面上其他内容一起加载,还会加长页面的加载时间,用户在点进页面时,等待时间加长,并没有达到我们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我们可以封装一个函数,推迟预加载时间,等页面加载完成后再预加载。
[JavaScript]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function preload(){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eload-01").style.background = "url(img1.png)";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eload-02").style.background = "url(img2.png)";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eload-03").style.background = "url(img3.png)";
}
}
function addLoadEvent(func){
var oldonload = window.onload;
if(type window.onload != "function"){
window.onload = func;
}else{
window.onload = function(){
if(oldonload){
oldonload();
}
func();
}
}
}
addLoadEvent(preload);
或者可以直接将上面的preloader函数放在body的最后,在所有js的最后执行。
二、仅使用JavaScript
上面的方法将图片放在css里实现预加载,也可以仅使用JavaScript来实现预加载。在js中,需要多少预加载图片,就创建多少image对象,再为每个image对象添加图片的src,此时图片也会被提前请求。
[JavaScript]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var images = new Array();
function preload(){
for(var i = 0;i < preload.arguments.length;i ++){
iamges[i] = new Image();
images[i].src = preload.arguments[i];
}
}
preload(url1,url2,url3);
//也可以将上面的代码改写一下
function preload(){
if(document.images){//document.images:页面上所有图片的集合
var img1 = new Image();
var img2 = new Image();
var img3 = new Image();
img1.src = url1;
img2.src = url2;
img3.src = url3;
}
}
预加载的原理都差不多,也可以再添加一个addLoadEvent函数来推迟预加载时间,实现方法同第一点一致。
三、使用ajax
只要是静态资源都可以预加载,包括图片,css,js,可以使用ajax请求这些静态资源,这样也不会影响当前页面。
[JavaScript]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window.onload = function(){
setTimeout = (function(){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GET','js文件地址');
xhr.send('');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GET','css文件地址');
xhr.send('');
new Image().src = '图片地址';
},1000);
}
//另一种写法
window.onload = function(){
setTimeout(function(){
var hea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var c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nk');
css.type = 'text/css';
css.rel = 'stylesheet';
css.href = 'css地址';
var j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js.type = 'text/javascript';
js.src = 'js地址';
head.appendChild(css);
head.appendChild(js);
new Image().src = '图片地址';
},1000)
}
这里使用setTimeout的原因是为了防止脚本被挂起,可以了解一下浏览器的GUI渲染线程和JS引擎,两者是相斥的,在JS引擎执行时,html文档会挂起渲染(加载解析渲染同步)的线程,不仅要等待文档中js文件加载完毕,还要等待解析执行完毕,才可以恢复html文档的渲染线程。
懒加载
懒加载的核心:
仅显示可视区的图片资源,不可见区域的资源暂不请求。
使用懒加载可以减少页面的加载时间。
使用于需要大量图片的页面。
实现要点:将图片的src设为空,或者也可以将所有图片的src设一个底图,当图片还没加载完时,用这张底图来占图片的位置,防止页面结构混乱。再给一个自定义的data-url属性,用来存放图片的真实路径。lazyload属性用来标明哪些图片是需要懒加载。监听滚动事件,只在图片出现在可视区时,才动态地将图片的真实地址赋予图片的src属性。
[HTML]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img src="" lazyload="true" data-url="1.jpg"/>
[JavaScript]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var view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可视区域的高度
function lazyload(){
var ele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img[data-url][lazyload]');
Array.prototype.forEach.call(eles,function(item,index){
var rect;
if(item.dataset.url === ''){//html5 data 钩子的写法
return;
}
rect = item.getBoundingClientRect();//getBoundingClientRect()返回一个矩形对象.
if(rect.bottom >= 0 && rect.top < viewHeight){
!function(){//感叹号表明这是一个函数表达式
var img = new Image();
img.src = item.dataset.url;
img.onload = function(){
item.src = img.src;
}
item.removeAttribute('data-url');
item.removeAttribute('lazyload');
}()
}
})
}
lazyload();//首屏调用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scroll',lazyload);
文章转载至:https://blog.csdn.net/AHRL__/article/details/80207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