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传智教育(股票代码 003032)旗下技术交流社区北京昌平校区

© czwanglei 金牌黑马   /  2014-3-17 12:53  /  1306 人查看  /  1 人回复  /   0 人收藏 转载请遵从CC协议 禁止商业使用本文

本帖最后由 czwanglei 于 2014-3-17 12:54 编辑

     1.【卓越是练出来的】                                   有人说:我脑袋聪明,不需要象智商平平的人那样勤奋。工作一样干得好,而且花的时间还少。我的回答是:聪明而不勤奋,可以过得舒服,但一定不会有大的成就。    智商也好,天赋也好,并没有一般人想的那么重要,英国研究员迈克尔豪、简戴维森和约翰;斯鲁博达经过广泛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发现的证据……不支持出类拔萃是具有天赋的结果的看法。”    《财富》杂志的报道说:他们的研究表明没有人是天生的公司总裁或者天生的象棋大师。只有通过多年大量勤奋的工作,才能取得巨大成功。不仅仅是努力工作,而且是做某种非常困难和艰苦的工作。例如,巴菲特以有条不紊和长时间研究潜在的投资目标的财务报表而出名。缺乏天分没有关系——天才与建立伟业没有多少或者根本没有关系。    在几乎每一个领域,多数人开始学得很快,然后就比较慢了,最后完全止步不前。但是少数人在几年甚至几十年中一直在提高,取得了杰出成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安德斯•埃里克森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人怎么能不断提高?答案始于对许多领域出类拔萃者的连续观察。从1993年埃里克森和两个同事发表了一项重要论文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进行了几十次研究,其中有许多集中于体育、音乐和象棋,这类项目的表现比较容易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衡量和以图表表示。但是也对包括商业在内的其他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    第一个重要结论是,不努力,谁也不会取得杰出的成就。想象你发现自己在某个领域具有天赋,一开始就超群出众,这是件美事,但是不会成为现实。没有证据证明缺乏实践经验或训练就会有优异的表现。大量证据证明,甚至最有才艺的人也需要大约10年的勤奋努力才能成为世界级的人物,研究人员把它称为10年定律。那么16岁成为象棋大师的博比•费希尔怎样解释呢?10年定律是适用的:他此前进行过9年的集中强化学习。正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霍恩所说:“10年定律是一种非常粗略的估计,多数研究人员认为这是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时间,而不是平均需要的时间。”在许多领域(音乐、文学),精英们需要二三十年的经验才能到达他们的顶峰。    所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取得杰出成就的,它需要大量艰苦的工作。然而这还不够,许多人数十年辛苦,仍然未能取得杰出成就,甚至没有取得重大进步。那是缺少了什么?他们缺少了有意识地练习。任何领域的佼佼者都是那些把大部分时间用于 “有意识地练习”的人。这种活动具有提高水平的明确目的,有超越自己能力的目标,提供对结果的反应,涉及高水平的重复练习。例如,简单地击打一桶球不是有意识地练习,这是多数高尔夫运动员不能提高的原因。挥动8号铁(高尔夫球杆型号)300次,目标是球离标号旗杆不到20英尺的次数达80%,不断观察结果,作出适当调整,每天这样练习几小时——这就是有意识地练习。    在许许多多领域都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证据。埃里克森和他的同事对20岁的小提琴手进行了研究,最好的一组一生中有意识地练习平均为10000小时,下面一组平均为7500小时,再下面一组为5000小时。在外科手术、保险推销以及几乎所有体育项目上也都是这样。有意识地练习越多,干得越好。大量有意识地练习会带来超群出众的表现。    许多顶尖运动员因为极其严格的日常训练而名扬世界。在篮球方面,迈克尔•乔丹的强化训练超越了已经很艰苦的球队训练。在橄榄球方面,创记录的接球手杰里•赖斯曾被15个队拒绝,他们认为他动作太慢。他勤奋练习,最终使其他队员难以赶上他。泰格•伍兹是一个典型。他父亲在他一岁半时就教他高尔夫球,鼓励他多练习,到他18岁成为美国业余锦标赛最年青的冠军时,他至少已经练习了15年。他从不固步自封,每天花许多时间训练。菲尔普斯从11岁开始就朝着奥运会的目标进行极其艰苦的训练,基本上没有什么正常孩子的娱乐。每周要在水里游上100公里。365天,菲尔普斯每天都要在游泳池里接受训练,即使圣诞节也不例外。    科学和趣闻中的似乎完全支持“有意识地练习”是杰出表现之源的观点。只有一个问题:经商怎样练习?实际上,商业的许多事情是可以直接练习的。陈述、谈判、评估、解释财务报表,这些都可以练习。但它们不是创造优异经营业绩最根本的因素。要有杰出的业绩,就必须在捉摸不定的环境中,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与其他人商谈,寻求信息,作出判断和决定。这些也能练习吗?能。    它涉及到怎样去做你已经在做的事——在工作中练习,这要求进行一些重大改变。首先是给任务确定新目标:不仅是完成任务,而是要做得更好。任何人在工作中所做的任何事,从最基本的任务到最令人激动的事,都是可以改进的。    用这种思想武装头脑,人们就会以新的方式投入工作。研究表明,他们会对信息进行更深的处理,更长时间地保存它们。他们要求得到更多有关他们工作的信息,寻求其他视角。他们有比较长远的观点,不只是在做某件工作,而是明显地努力在更大的意义上做得更好。研究再次表明,这种不同的精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当业余歌手上音乐课时,他们感到有趣,放松。但是对于专业歌手,他们上课时增强注意力,集中于提高水平。同样的活动,不同的心态。    对多数人来说,工作是努力的,但是没有作出更大的努力。额外的几步太难太苦了,几乎永远做不到。也许我们不能期望多数人都能取得杰出的成就,因为它的要求太高了,但杰出的成就不是为少数人预先保留的,每个人都有机会。
     2. 【成功者的第二个特点是善用资源】   
                持续的行动,超人的勤奋,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些,肯定是不会成功的,但仅凭这些,也未必能够成功。一天只有24个小时,对所有人都一样,由于时间的限制性,再勤奋,也会有个上限。    所以,成功者为了超越时间的限制,在勤奋的基础上,还懂得利用资源。古话说“名师出高徒”,很有些心高气傲的人对此不服:我没有“名师”,我也要凭自己闯出一番天地。这种志气是好的,但客观事实是,名师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他身上沉淀着无数时间和精力所积累起的专业知识、丰富经验和深厚的人脉关系,弟子只要关于学习、掌握和利用,这些资源就能转化为弟子的,“高徒”就更容易诞生。    古今中外,同学、同乡、同年(同科进士)、同事,都是人生经历的自然形成的原始资源,成功者从来都是重视并持续保养这些资源。一个人如果不重视这些资源,不喜欢持续保养这些资源,可能会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专家型人才,但很难成为成功的管理者或创业者。事实上,走专家型道路,如果开始时有人引领,出成果的时间也要快得多。    每个人的出身、经历都不同,自然而然积累出的资源自然不同,你的成功,事实上是受这些资源所限制的,你所能调动的资源有多大,你的成功就有多大,所以,要想成功,就必须要突破这种自然状态的原始积累的局限性,就要让掌握你所不具备资源的人愿意帮你,让他的资源为你服务。    很多人以为,自己那么努力也办不成的事,别人办起来肯定也要费不少心血,请别人帮忙,就是给别人添麻烦。其实,这是观念的错误,要知道,世界上的事,难易都是相对的,有些对你是很难的事,头破血流也闯不过关的事,对另一些人,可能只是一句话的事,甚至于连一句话都不需。    有的人抱着“万事不求人”的想法生活,不是没遇到困难,而是低不下头抹不开面子,话到嘴边就是吐不出来,正应了老话“上山打虎易,开口求人难”,最后咬咬牙,还是自己扛了,这样的人,注定是不会有大成功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黑马币 +1 收起 理由
俞帅明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很好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