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态(掌握)
(1)对象在不同时刻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
举例:狗(狗、宠物、动物)
(2)多态的前提
A:要有继承或者实现关系。
B:要有方法的重写/实现。
C:要有父类引用或者父接口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注意:多态有三种体现形式
类多态
抽象类多态
接口多态
(3)多态中的成员特点:
A:成员变量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B:成员方法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为什么?因为方法存在重写,而变量没有。
举例:孔子扮父。
(4)多态的弊端:
父类(接口)引用不能使用子类特有功能。
为了解决这个弊端,我们需要向下转型。
Fu f = new Zi(); //向上转型
Zi z = (Zi)f; //向下转型
Zi z = new Zi();
(5)多态的好处:
可以提高代码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抽象类(理解)
(1)如果多个类中存在相同的方法声明,而方法体不一样,我们就可以只提取方法声明。
如果一个方法只有方法声明,没有方法体,那么这个方法必须用抽象修饰。
而一个类中如果有抽象方法,这个类必须定义为抽象类。
(2)抽象类的特点
A:抽象类和抽象方法必须使用abstract修饰
B: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
C:抽象类有构造方法,用于子类实例化使用
D:如果一个类是抽象类,那么,继承它的子类
要么是抽象类。
要么重写所有抽象方法。
(3)抽象类的成员特点
A:成员变量 可以变量,也可以是常量
B:构造方法 有构造方法
C:成员方法 可以有抽象方法,也可以有非抽象方法(全是抽象方法或者非抽象方法都是可以的)
(4)抽象类的几个小问题
A: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为什么有构造?
用于子类实例化使用。
B:一个类没有抽象方法,为什么定义为抽象类?
不想被实例化,或者是抽取出来的一个规则类
C:abstract不能和哪些关键字共存。
final
private
static
(5)案例:
老师案例
学生案例
3:接口(理解)
(1)如果一个抽象类中的方法都是抽象的,这个时候,java就提供了一种
更抽象的表示形式:接口。
接口:interface
实现:implements
格式:
interface 接口名{}
class 类名 implements 接口名 {}
(2)接口的特点:
A:接口不能被实例化。
B:一个类如果实现了接口:
要么是抽象类。
要么实现接口中的所有方法。
(3)接口的成员特点:
A:成员变量 只能是常量。默认修饰符 public static final
B:成员方法 只能是抽象方法。默认修饰符 public abstract
推荐:永远手动给出修饰符。
(4)接口的思想特点:
A:对外暴露的规则
B:是功能的扩展
C:降低耦合度
耦合:类与类的关系
内聚:类自己完成某件事情的能力
高内聚,低耦合。
D:接口可以多实现。
(5)类,接口的关系
A:类与类
继承关系,只能单继承,可以多层继承。
B:类与接口
实现关系,可以单实现,也可以多实现。
还可以在继承一个类的同时实现多个接口。
C:接口与接口
继承关系,可以单继承,也可以多继承。
(6)抽象类和接口的关系?自己补齐。
接口是一种特殊的抽象类,比抽象类更抽象,因为它里
(7)案例:运动员和教练的案例。
1:包(掌握)
(1)包其实就是文件夹。用于区分相同的类名。
(2)格式:
package 包名1.包名2...;
package 是关键字
例如百度的网址是baidu.com,那建包的格式为: package com.baidu
(3)带包的编译和运行(了解)
1:手动建包
2:自动建包
2:导包(掌握)
(1)一般来说,用一个类,需要用该类的全路径名称。
如果多个地方使用,就比较麻烦,所以java提供了导包操作。
(2)格式:
import 包名1.包名2...类名;
//下面这种属于把指定包下的类都导入。这种用法不推荐。我们应该用谁导谁,因为以下方式JAVA虚拟机会扫描目录,从上往下扫描,导致效率变低
import 包名1.包名2...*;
(3)package,import,class的顺序
package -- import -- class
注意: package 包名1.包名2;后面有分号
import 包名1.包名2;后面有分号
class 类名{} 后面是大括号
import,package 是关键字,不是包名
3:四种权限修饰符(掌握)
本类 同包(无关类或者子类) 不同包(子类) 不同包(无关类)
private Y
默认 Y Y
protected Y Y Y
public Y Y Y Y
推荐:
成员变量 private
构造方法 public
成员方法 public
4:不同修饰符修饰的内容(掌握 和内部类无关)
复习:
常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不会发生改变的量。被final修饰的变量其实就是常量
类 成员变量 成员方法 构造方法
private Y Y Y
默认 Y Y Y Y
protected Y Y Y
public Y Y Y Y
abstract Y Y
static Y Y
final Y Y Y
注意,常见规则如下:
以后,所有的类都用public修饰。并且,在一个java文件中,只写一个类。
以后,所有的成员变量用private修饰。
以后,所有的成员方法用public修饰。
如果是抽象类或者接口:
public abstract + ...
以后,所有的构造方法用public修饰。
如果类是工具类或者单例类:
构造用private修饰
总结: 除了成员变量,工具类或者单例类中的构造方法用private修饰外其他都用public,
我们现在只需要知道所有成员变量用private修饰就可以了
5:内部类(了解)
(1)把类定义在一个类的内部。
(2)访问特点:
1: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成员,包括私有
2:外部类要想访问内部类成员,必须创建对象。
(3)内部类分类:
1:成员位置
private 为了安全,只有本类能够使用
static 为了方便调用(这里static修饰内部类),调用方式 外部类.内部类 变量名 = new 外部类.内部类();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一个内部类含有静态方法,该内部类必须被静态修饰
如果一个内部类时静态类,该类中可以没有非静态方法
2:局部位置
定义在方法中。
局部内部类访问局部变量必须加final修饰。
延迟生命周期。
(4)匿名内部类(掌握)
1:是定义在局部位置的没有名字的内部类。
2:前提
存在一个类,抽象类,或者接口。
3:格式
new 类或者接口名()
{
重写方法;
}
本质理解:其实这是一个继承类或者实现接口的匿名的子类对象。
4:使用
当你看到方法的形式参数是接口或者抽象类的时候。
用匿名内部类改进。(集合,IO,aw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