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传智教育(股票代码 003032)旗下技术交流社区北京昌平校区

 找回密码
 加入黑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田磊阳 金牌黑马   /  2013-3-20 13:13  /  2382 人查看  /  6 人回复  /   1 人收藏 转载请遵从CC协议 禁止商业使用本文

1 简介

早期计算机比现在更为简单。系统的各种组件例如CPU,内存,大容量存储器和网口,由于被共同开发因而有非常均衡的表现。例如,内存和网口并不比CPU在提供数据的时候更(特别的)快。

曾今计算机稳定的基本结构悄然改变,硬件开发人员开始致力于优化单个子系统。于是电脑一些组件的性能大大的落后因而成为了瓶颈。由于开销的原因,大容量存储器和内存子系统相对于其他组件来说改善得更为缓慢。

大容量存储的性能问题往往靠软件来改善: 操作系统将常用(且最有可能被用)的数据放在主存中,因为后者的速度要快上几个数量级。或者将缓存加入存储设备中,这样就可以在不修改操作系统的前提下提升性能。{然而,为了在使用缓存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仍然要作出一些修改。}这些内容不在本文的谈论范围之内,就不作赘述了。

而解决内存的瓶颈更为困难,它与大容量存储不同,几乎每种方案都需要对硬件作出修改。目前,这些变更主要有以下这些方式:

  • RAM的硬件设计(速度与并发度)
  • 内存控制器的设计
  • CPU缓存
  • 设备的直接内存访问(DMA)
2 商用硬件现状

鉴于目前专业硬件正在逐渐淡出,理解商用硬件的现状变得十分重要。现如今,人们更多的采用水平扩展,也就是说,用大量小型、互联的商用计算机代替巨大、超快(但超贵)的系统。原因在于,快速而廉价的网络硬件已经崛起。那些大型的专用系统仍然有一席之地,但已被商用硬件后来居上。2007年,Red Hat认为,未来构成数据中心的“积木”将会是拥有最多4个插槽的计算机,每个插槽插入一个四核CPU,这些CPU都是超线程的。{超线程使单个处理器核心能同时处理两个以上的任务,只需加入一点点额外硬件}。也就是说,这些数据中心中的标准系统拥有最多64个虚拟处理器。当然可以支持更大的系统,但人们认为4插槽、4核CPU是最佳配置,绝大多数的优化都针对这样的配置。

在不同商用计算机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过,我们关注在主要的差异上,可以涵盖到超过90%以上的硬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术上的细节往往日新月异,变化极快,因此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本文的写作时间。

这么多年来,个人计算机和小型服务器被标准化到了一个芯片组上,它由两部分组成: 北桥和南桥,见图2.1。

图2.1 北桥和南桥组成的结构

CPU通过一条通用总线(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北桥主要包括内存控制器和其它一些组件,内存控制器决定了RAM芯片的类型。不同的类型,包括DRAM、Rambus和SDRAM等等,要求不同的内存控制器。

为了连通其它系统设备,北桥需要与南桥通信。南桥又叫I/O桥,通过多条不同总线与设备们通信。目前,比较重要的总线有PCI、PCI Express、SATA和USB总线,除此以外,南桥还支持PATA、IEEE 1394、串行口和并行口等。比较老的系统上有连接北桥的AGP槽。那是由于南北桥间缺乏高速连接而采取的措施。现在的PCI-E都是直接连到南桥的。

这种结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从某个CPU到另一个CPU的数据需要走它与北桥通信的同一条总线。
  • 与RAM的通信需要经过北桥
  • RAM只有一个端口。{本文不会介绍多端口RAM,因为商用硬件不采用这种内存,至少程序员无法访问到。这种内存一般在路由器等专用硬件中采用。}
  • CPU与南桥设备间的通信需要经过北桥

在上面这种设计中,瓶颈马上出现了。第一个瓶颈与设备对RAM的访问有关。早期,所有设备之间的通信都需要经过CPU,结果严重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设备加入了直接内存访问(DMA)的能力。DMA允许设备在北桥的帮助下,无需CPU的干涉,直接读写RAM。到了今天,所有高性能的设备都可以使用DMA。虽然DMA大大降低了CPU的负担,却占用了北桥的带宽,与CPU形成了争用。

第二个瓶颈来自北桥与RAM间的总线。总线的具体情况与内存的类型有关。在早期的系统上,只有一条总线,因此不能实现并行访问。近期的RAM需要两条独立总线(或者说通道,DDR2就是这么叫的,见图2.8),可以实现带宽加倍。北桥将内存访问交错地分配到两个通道上。更新的内存技术(如FB-DRAM)甚至加入了更多的通道。

由于带宽有限,我们需要以一种使延迟最小化的方式来对内存访问进行调度。我们将会看到,处理器的速度比内存要快得多,需要等待内存。如果有多个超线程核心或CPU同时访问内存,等待时间则会更长。对于DMA也是同样。

除了并发以外,访问模式也会极大地影响内存子系统、特别是多通道内存子系统的性能。关于访问模式,可参见2.2节。

在一些比较昂贵的系统上,北桥自己不含内存控制器,而是连接到外部的多个内存控制器上(在下例中,共有4个)。


图2.2 拥有外部控制器的北桥

这种架构的好处在于,多条内存总线的存在,使得总带宽也随之增加了。而且也可以支持更多的内存。通过同时访问不同内存区,还可以降低延时。对于像图2.2中这种多处理器直连北桥的设计来说,尤其有效。而这种架构的局限在于北桥的内部带宽,非常巨大(来自Intel)。{出于完整性的考虑,还需要补充一下,这样的内存控制器布局还可以用于其它用途,比如说「内存RAID」,它可以与热插拔技术一起使用。}

使用外部内存控制器并不是唯一的办法,另一个最近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将控制器集成到CPU内部,将内存直连到每个CPU。这种架构的走红归功于基于AMD Opteron处理器的SMP系统。图2.3展示了这种架构。Intel则会从Nehalem处理器开始支持通用系统接口(CSI),基本上也是类似的思路——集成内存控制器,为每个处理器提供本地内存。


图2.3 集成的内存控制器

通过采用这样的架构,系统里有几个处理器,就可以有几个内存库(memory bank)。比如,在4 CPU的计算机上,不需要一个拥有巨大带宽的复杂北桥,就可以实现4倍的内存带宽。另外,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到CPU内部还有其它一些优点,这里就不赘述了。

同样也有缺点。首先,系统仍然要让所有内存能被所有处理器所访问,导致内存不再是统一的资源(NUMA即得名于此)。处理器能以正常的速度访问本地内存(连接到该处理器的内存)。但它访问其它处理器的内存时,却需要使用处理器之间的互联通道。比如说,CPU 1如果要访问CPU 2的内存,则需要使用它们之间的互联通道。如果它需要访问CPU 4的内存,那么需要跨越两条互联通道。

使用互联通道是有代价的。在讨论访问远端内存的代价时,我们用「NUMA因子」这个词。在图2.3中,每个CPU有两个层级: 相邻的CPU,以及两个互联通道外的CPU。在更加复杂的系统中,层级也更多。甚至有些机器有不止一种连接,比如说IBM的x445和SGI的Altix系列。CPU被归入节点,节点内的内存访问时间是一致的,或者只有很小的NUMA因子。而在节点之间的连接代价很大,而且有巨大的NUMA因子。

目前,已经有商用的NUMA计算机,而且它们在未来应该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人们预计,从2008年底开始,每台SMP机器都会使用NUMA。每个在NUMA上运行的程序都应该认识到NUMA的代价。在第5节中,我们将讨论更多的架构,以及Linux内核为这些程序提供的一些技术。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6 个回复

倒序浏览
王浩威 来自手机 中级黑马 2013-3-20 17:45:08
沙发
虽然不太懂,但还是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果然高手!虽然没怎么看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很有深度。。。。我得继续研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得慢慢消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nion 高级黑马 2014-3-15 22:57:42
7#
赞赞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