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传智教育(股票代码 003032)旗下技术交流社区北京昌平校区

 找回密码
 加入黑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闲暇之余老田徘徊于各大技术社区,关注了一些技术大牛的微博,多多少少也认识了一些叱咤风云技术大牛,这些技术大牛都是从小菜鸟走上来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奋斗路,那么我在这里copy一些,为大家提提神。

   
(故事是持续的,所以大家有什么想法请点评加分,不要跟帖)

     

     从1994到2003,不知不觉之间,我已在计算机技术的世界里沉浸了十年。有位哲人说过: 如果一个人能用十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研究一门学问,或学习一门手艺,或从事一个职业,他一定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我天资平庸,但哲人的话是有道理的。我用十年的时间 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程序员,再成为了一个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教师。十年磨一剑 ,蓦然回首,年华如水,青春如歌!

    我父母都是城市中的平民,家境仅能解决温饱,我想我可能代表了中国社会的一大类青年 ,我的经历与体会可能会对许多条件并不好的年青程序员有所启示:只要努力,天资差与 环境不好都是可以克服的。因为我不是牛人,所以我不能教你如何成为牛人,我只是尽量 真实地写下我的经历与感触,写一个平凡人的努力过程。我为我是一个软件开发者而自豪 ,为我从事的教书育人的事业而自豪,并愿意为中国落后的软件业尽己菲薄之力,为此, 我人生无悔!

一 计算机是什么东西?

    我是七十年代初在中国出生的那一代人,等我们长大开始读书时,文革已经结束,相对于我们的兄长,从我们这一代开始,以后出生的孩子都能受到较为正规的教育,这是我们幸运的地方。

    也就是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七十年代末,以美国为技术资源中心的计算机技术开始在全球 范围内迅猛发展,这时正是世界性的“软件危机”极为严重的时候,计算机技术各方面都在酝酿着新的突破,而此时比尔盖茨也正在准备构建他的明日微软帝国。 七十年代末与八十年代初,在我们的生活中,看不到一点计算机技术的影子,刚刚改革开 放的中国,99%以上的人连“计算机”这个词恐怕都没听说过,中国游离于信息技术大门之外。

    在“振兴中华”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八十年代,整个中国真的是呈现出一种勃勃的生机,这 是一个民族在经历百年耻辱,十年挫折之后的再起步,象一些老歌---《金梭与银梭》, 《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就是当时青年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体现。这种环境下,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我们这一批少年,在潜意识中有极为深刻的影响,我们认为爱国与振兴 中华是天经地义的事,并且成为了努力学习的主要动力(呵呵,现在的一些“愤青”--- 愤怒青年一定会说我们当时被“洗脑”了,也许真的是吧,这种信念确实会给人以极大的 动力,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好,至少我不会有现在这一批青年所经历的非常迷茫的感觉)。

    1986年我考上了桂林市重点高中---桂林中学,在那儿,我第一次见到了电脑。

1.中学的计算机兴趣班

    1987年我在桂林中学读高二,桂中是重点高中,条件较好,当时学校课外安排了两个班: 无线电班和计算机班,我上的是计算机班,当时用的微机是Apple II,用Basic编程。记 得当时中国也开发了一种同档次的计算机,叫做中华学习机,要在中小学中大力推广,但 Apple II后来发展成了著名的Mac系列,并拥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而中国的中华学习机,还有后来的小霸王等电脑学习机,都无疾而终了。

    学校安排上机,有同学不知从哪找来了一些有趣的Basic程序,什么“比翼双飞”,“飞机空战”等等,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小游戏,当时他抄了厚厚一本,一上机就敲一些到计 算机中运行,而我是一点也不会,只有站在一边看的份。

    那时会计算机的人很少,老师讲的我又不明白,考试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过的。呵呵,后 来我读研打工时,在网上看到洛阳一个高中生用VB编的一个“电子书童”程序,水平之高 ,我当时真是没法比。

    1989年的时候,广西高考名额一下减了7000多,竞争激烈,十几人里才能取一个,由于 压力过大,我高考前夕失眠,第二天考语文,120分的试卷当时只考了68分,因而与重点 高校无缘。本想复读,但父母怕我来年考不上,一定要让我读广西大学,我万分不情愿地 顺从了父母的意愿,去了我不喜欢的学校,读了我不喜欢的专业。男怕入错行,我在大学 毕业后重新开始学我喜欢的专业,足足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转过来,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走了一条长长的弯路,所以,父母的决定对缺乏经验与决断力的孩子而言,真的 是非常重要。

     现在想起来,父母当时没错,我也没错,那都是在时代与社会环境下的自然选择。

2.失败的四年本科与工作初期

    作为六四之后第一批进入大学的本科生,我们学习了两年的“六四风波的反思”,四年里 我是个老老实实的好学生,但四年除了玩命过了六级,什么也没学会。

    记得大学第一节课就是Basic语言,呵呵,也根本没学会,但我看来注定了要与Basic难解 难分了,后面的实践篇中我会讲我用Basic开发的事。

    大学里我学的专业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学过微机原理与Fortran,上机时还用的是古老的 主机加终端方式的计算机(叫做L/F机),我上机时真是一塌糊涂,因为这门课我从没学进去,也从没学懂过。有同学很厉害的,会用电脑打印出许多漂亮的图片(当然现在看起 来很粗糙,针式打印机打的),我那时就称这些人为牛人了。

     呵呵,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做超级解霸的梁肇新也是广西大学的,但不是我们系,记得我 当时就已听到有关几个计算机牛人的事,估计其中就有他吧,如果我记错了,梁肇新先生 请指正。在本科期间,我对电脑是神秘多于兴趣。这也说明我成为不了牛人与大师,天资有限。 后来,我发现一个普遍的规律,如果能成为计算机方面的牛人与大师,请去翻翻他们的传记,绝大多数在本科期间就已展露出他们的才华。而我们现在的中国高校,这么多的本科生都在为考试、考研、考托、考G而奔忙,这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体制,扼杀了太多学生的创造性。结果是一个学生在大学里读得越认真,就受到的错误影响越大,我是用好几年 的时间反思才得出这个结论的。所以,中国高校十几年数以几十万计的本科生中出不了可 编写Linux内核的杰出人才,一点也不奇怪。


(未完待续)


点评

期待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13-11-8 15:19

评分

参与人数 1黑马币 +30 收起 理由
黄科玮 + 30 我最想听的就是别人的技术之路了,满满的经.

查看全部评分

17 个回复

正序浏览
是不是未完待续啊   楼主求更新啊     非常励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顶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多谢分享 , 谢谢你们,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特意找了原文,看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清醒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环境,并矢志不渝的改变它以符合自己的期许……这正是极好 的励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第一次考研的失败   
   
决定考研之后,我就去买了相关资料,取出尘封己久差点当废纸卖掉的大学课本,又开始  
了学生生涯。   
   
考哪儿的大学?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当时还有另一个高中同学也准备考研,也是计算机,他报了广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父母则劝我也考广西师大或我的母校广西大学的研究生,说那好考得多,也可以托人走走  
关系。但我这人很犟,我在西大混了4年,什么也没学到,我还去那儿干什么?我想起了高  
中时的梦想,决定直接考北京的高校。当然,北大清华是想都不敢想的,社会上工作几年  
,我毕竟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但北京几十所高校,难道一所也不行?我不能再听父母的话  
了,我要走自己的路,自己的命运自己负责,于是我坚持要考北京的学校。   
   
知道这件事的朋友都对我表示惊奇,工作了4年,学校里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还想直接  
考北京的学校,难度之大,相信不少人都认为我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事实证明,他们的看  
法是对的,但不全对,因为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事情。   
   
这时,我还在一家私营公司里打工,于是,白天上班,晚上就挑灯夜战,每晚不到12点不  
休息。   
   
经过半年的复习,我参加了1997年元月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出来,我专业课没问  
题,但数学才得了44分,毫无疑问,名落孙山。   
   
这是一个打击,但对我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时,我小时住在隔壁的阿姨来到桂林,她说她女儿(我小时的玩伴,也姓杨)去年就考  
研了,但也同样没过,她原先在北京服装学院读本科,毕业分回广西柳州一个国企里,工  
作一年之后考研,没考上之后,她就把工作给辞了,专门跑到北京同学家中复习一年。97  
年考研她成功了。 得知这个消息,对我是个很大的鼓励。我想,她一个比我小的女孩都能
成功,我为什么不行?我想办法与她联系上了,在后来的考研岁月中,她给了我极大的帮  
助,帮我买资料,帮我问成绩,写信给我,鼓励我坚持下去……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   
   
世上的人大都只会“锦上添花”,但只有“雪中送炭”才是最宝贵的。她就是我的“雪中  
送炭”人,她研究生毕业后嫁到青岛去了,断了音讯,但我心中永远记住了她的帮助。我  
决定,从今往后,如果我有能力帮助别人的,就一定要帮助人。这世界充满了太多不好的  
东西,我应该努力往其中添一点好的东西,哪怕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土包子”的北京之行  
     
   
中关村印象   
   
刚好,1997年我大哥在北京中央美院进修美术,我决定明年继续考研,于是辞去了在一家  
私营电脑公司的工作,于6月底来到了北京,住进了大哥的宿舍中。6月到7月,我在北航学  
计算机维修,7月参加陈文灯老师的考研班,一直呆到9月中旬,我才回到桂林。   
   
中央美院当时搬到了北京西北角的西八间房,我和大哥一起住在学生宿舍中。认识了不少  
来自全国各地的搞美术的大哥同学,我很喜欢和他们这些搞艺术的人在一起,看他们色彩  
斑斓,形象逼真的油画,和设计精巧的一些手工作品,是一种美的体验。与我们工科人相  
比,他们是另一种思维方式。   
   
7月份,大哥要回桂林了。在回桂林前,我帮他和他的同学们去中关村电子市场一口气买了  
三台电脑,当时最红火的电子市场是中关村电子市场,就是现在北大太平洋电脑商场所在  
的地方。那时电子市场里跞寥粒绱说暮旎穑俏以诠阄魉游醇降囊泊游聪氲降?   
   
   
。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抱着台打印机,拎着个扫描仪的人,把电脑配件当成白菜一样卖,这  
就是我对闻名全国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最初印象。   
   
我到了中关村,见到了那些我非常熟悉的公司:北大方正,金山WPS,江民科技……,见到  
了北京书堆积如山的书店,感叹这里真是一个知识的海洋,觉得亲身感受到了中国IT业的  
脉博。   
   
大哥回去后,我一个人留在北京,骑着辆破自行车逛了中国最有名的大学:北大和清华,  
北大风景如画的未名湖上处处荷叶飘香,清华平平展展的草坪展示一种平实坦荡的心胸。  
     
一墙之隔,校园内外,就是两种不同气氛,无名无状,却让我这个二十多岁没出过广西的  
土包子感受深刻。 “疯狂”的考研班   
   
我参加的是暑期文登学校的考研班。中央财经大学那栋破败不堪的学四楼里,住满了来自  
全国各地的学生,和我住在一起的,一个是湖北的,一个是东北的,一个四川的,为了同  
一个目的,大家从天南地北聚到了一起,我当时真感到了一种“家”的感觉,原来这世界  
有这么多同路人,我不过是中国十几万考生中一名不起眼的“老生”罢了,但还不算是“  
  范进”。  

评分

参与人数 1技术分 +1 收起 理由
田磊阳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谱写自己的人生之路,以你为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路过看看~居然看到讲桂林的( ⊙ o ⊙ )!~~老乡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漫长而艰辛的学习之路
我当时每月只有一百多元的工资收入,把大半收入都用到买书上去了。电子工业学院门旁

的那个科技书店,以及桂林科技书店,成为了我最常去“站读”的地方。我买了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微机原理、IBMPC汇编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这些教材,就按照预定的计

划开始学了。
我当时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决不象现在学生学什么东西都有很强的功利性:

学英语为了出国,学电脑为了好找工作。当时根本就没有想过今后如何如何,就是对计算

机技术本身的兴趣推动我去学习的。

当时计算机书还不象现在这样扑天盖地,我几乎看完了我能弄到的每一本计算机书,看了

一些书,就特别想有地方上机,能练一练。但我一个月一百多元收入,一台电脑怎么也得

几千元,要五六年不吃不喝才攒够钱,父母都是普通百姓,家境仅能温饱,拥有一台电脑

真成了我最大的美梦。

为了有机会上机,我这个脸皮极薄的人也会什么都顾不上了,带着一盒保存着各种软件的

软盘,厚着脸皮到处找可能的地方上机。在这个时候,电子工业学院又一次帮了我,他们

的机房管理得并不严,我就冒充是他们的学生去买机票上机。后来去得多了,那儿的老师

都熟悉我这张脸了,但搞笑的是,居然没一人知道我是哪个班的!

当时电子学院用的局域网操作系统是Novell,我在那儿学会了使用许多最基础的软件,现

在仍然如数家珍:CPAV,Turbo Pascal 5.5,

UCDOS,TWAY(天慧汉字系统),Masm,TurboC2.0,还有鼎鼎大名的Norton公司的

磁盘医生NDD,PCTOOLS,Borland公司的最牛的常驻内存的软件SideKick,……

在电子学院机房,我还玩了经典游戏:决战中国海,冒险岛,战斧,三国……。

学校网络里软件很多,但其中所染的病毒也五花八门。我记忆深刻的是第一次遇见Dir

II病毒时,那种感觉决不是害怕,而是欣喜,呵呵,我见到病毒什么样的啦!由于DOS内

核是开放的,所以那时开发一个病毒程序相对容易,大家又都喜欢用软盘拷来拷去,结果

毒源泛滥,病毒的猖獗使得杀毒软件有了巨大的市场,现在大名鼎鼎的江民KV系列,就是

在那时开始占据中国防毒市场,同时还有公安部的Kill等竞争对手,瑞星,金山等都是后来者。

那时,我白天在公司上班,就盼望着晚上的上机,每次上机我都有详细的计划,因为机时

宝贵,所以份外珍惜。

为了上机时能多敲些程序,我一咬牙,向妈妈要了两百元,买了一台电脑学习机,回家苦

练英文指法与五笔输入,每天对着家里那台14寸的电视机屏幕,敲击至少键盘2小时以上

。练得手腕酸疼,但终于达到了运指如飞盲打的程度。学五笔,背字根“目具上止卜虎皮

,……”,足足花了一星期才背下来,并把每个字根与手指对应起来,后来看报纸都不自

觉地将汉字给拆得七零八落,再也看不到是一个完整的汉字啦,当时好象练到了每分钟可

打60多个字,后来我居然靠着这弹指神功当了一阵打字员混饭吃!呵呵,练好了指法,一

上机,确实效率倍增,两小时能敲入并运行调试的程序比以前花三小时敲的还多。

94,95年是我条件最差,但学习劲头最足的两年时期,外在环境的恶劣,却反而造就了我

高昂的学习兴趣,那种痴迷,我想热恋也不过如此了,可能因为我太喜欢计算机了,所以

爱情与我无缘,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特别想说说我学习计算机技术书籍的感觉。如果你真的喜欢一门学科,那在啃一本本专

业书籍时,就决不会觉得它厚,而只嫌它不够厚。对比我在本科学《电磁学》、《自控原

理》之类枯燥无味的课程的感觉,那种课程脱离实际,从纸上到纸上,学生根本无法真正

掌握。而学计算机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的感觉真是

天壤之别,原来本科学的东西是越学越糊涂,而我在学习计算机科学的过程中自己就感到

慢慢地将所有的知识串成了一条线,脑中有一棵知识树在成长,这不是形容词,是真的感

受。我学DOS命令,学了很久不明其道理,是在一天早上醒来时灵感一来,突然理解了文

件与树的概念,于是,就真正把握了DOS命令的内涵,开始对Copy,Format,Move……这

些英文单词游刃有余了。有段时间,我甚至能感觉得到我的知识在与日俱增!如果那时能

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条件:比如有一台随时可用的计算机,那我一定学得更快更好。不过话

又说回来,条件好的时候,人又容易为安逸所累,进步反而慢。还是那句老话:业精于勤

荒于嬉。现在的许多学生就是物质条件太好了,反而不懂得珍惜。

后来我看了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郭靖成了我最喜欢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有黄蓉的

爱,而是他那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平凡之资终登绝顶!金庸先生真是妙笔!此小说我不

知看了多少遍

最值得怀念的就是我学编程的岁月,我学C语言用的是谭浩强的《C程序设计》,当时谭老

师在电视上同时讲C程序设计,我每天必看,把书上的每道例题与习题全部做了一遍,并

写出了每次上机的安排。我每次都先在纸上把程序写出来,然后上机时争分夺秒地在计算

机中调试运行,并根据运行结果思索为什么会运行不正常,在哪儿出错了,如何更正,上

机完后还有总结。就是这样,我把谭浩强的《C程序设计》一书中的所有例题和习题全部

敲到计算机中运行了一遍,打下了C语言扎实的基础。谭老师的书和课,的确影响了中国

多少名程序员!

我学了C语言之后,就开始想做点东西了。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用C编写了一个中文下拉

菜单的程序,从UCDOS中的字库中提取汉字点阵,然后在图形模式下“画”出汉字来,使

程序能脱离汉字系统的支持直接显示汉字。整个程序应该有一两千行代码吧,全部是自己

寻找资料,一行行敲进去的。后来,我又编了读取WPS文件的程序(当时DOS下打字排版是

求伯君的WPS一统天下,Word当时在哪里我不知道呢!《电脑报》介绍过的求伯君,鲍岳

桥等作为第一代中国杰出程序员代表,是我当时崇拜的偶像),我还编写了一个绘制简单

图形的小程序,从编程调试的过程中,我得到了程序员基本功的最初训练。我当初没人教

,遇见各种困难只能自己解决,为找出一个BUG,晚上睡觉做梦都在编程,而现在的一些

大学生,程序通不过,马上问老师,甚至有学生把程序发到我的邮箱,叫我帮他调程序!

有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了四年,四年敲过的代码总数恐怕不超过2千行!

的确,我当时的水平很低,现在的本科生比我当时强太多了,但至少有一点他们中的许多

人不如我,他们不如我勤奋,也不具备我的毅力,我觉得这是现在这批八十年代出生的大

学生最缺的东西。

我用一年半的时间基本自学完了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除了《编译原理》,我实在看不

懂),1995年我参加了初级程序员考试,结果上下午成绩加起来有90多分。但96,97我两

次参加程序员级考试,虽然我已有不少编程实践,但仍然通不过,现在看起来,这反映出

一个事实:我理论基础实在太差,天资也并不高。直到现在,我仍然痛感我的计算机基础

理论不好,使我难以成为一名计算机科学家,而只能成为一名不错的软件工程师。

从95年开始,我的生活开始加速下降,我所在的公司由于被一群我现在称之为驻虫与流氓

的人给弄得不成样子,每月连100多元的工资都无法保证,我只得离开了公司,把档案往

人才交流中心一放,就开始了我四年的社会漂浮生活……。

在这四年中,我干了不下四五种工作:当过推销员,当过打字员,当过培训老师,修过电

脑,从事售后服务,甚至摆过地摊……,一切的一切,很简单,就为了能有口饭吃。生活

是严厉的,不讲情面的,我唯一的爱好就是闲下来就拿起我的计算机书来看。当时我大哥

说过:你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能靠它当饭吃?不要惊奇这种观点,在我们那信息闭塞的

地方,当时有谁能想到计算机技术会有如此大的改变社会的能力?我之所以不懈学习,纯

粹是为了解脱精神上的困惑,在技术的海洋中忘却生活的烦恼。我后来有一句名言:何以

解忧,唯有电脑。别人当作一句笑话,但却是我当时的真实写照。

万事都有两面,事情坏到极处,就会向好转化。又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1996年,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杨考上了湖南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请客吃酸菜鱼火锅。在大

家喝酒时,杨提了一个问题:请大家说出一个自己最想达到的目标。我的桂中同学大多数

都是上的全国重点大学,此时毕业三年了,大家都对社会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认识,于是就

有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我当时的回答是:“我希望能有一天开发出一个好的软件,让许许

多多的人都能用上它。”,这个目标我到现在都没达到。但当时大家是给我热烈地鼓励

杨饭后跟我说,你既然那么喜欢计算机,为什么不考研呢?对啊,我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没怎么想就确定了要考研的想法。当时却怎么也没想到,考研之路

成了另一条折磨人的不归路。对我一生的影响深远……

这就是我早期的学习生涯,深深地体现出中国的时代特色。这段时间我的生活是困苦的,

心情是苦闷的,但学习热情却是无以伦比的。现在我一个人拥有两台奔四电脑,随时可上

互联网获取丰富的资源,反而在技术上难有寸进了。越来越觉得古语说得好: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这是生活的真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o 金牌黑马 2013-11-9 02:04:44
7#
半夜两点,我闲的蛋疼,过来翻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励志大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很不错的励志故事,想知道尹老师和陈老师是何许人也,哈哈努力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还有呢?下回分解?{:soso_e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是平凡年代里一个不平凡的人?
还是不平凡年代里一个平凡的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果断顶起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3年我毕业了,用我总结的一段话来说,是:

    一张白纸进来,一脑浆糊出去。

    毕业后我分到了一所号称是“中港合资”的生产蓄电池的公司,呵呵,刚刚工作的日子让 我这个单纯的大学生被生活好好的教训了一下,许多无法以前想象的社会现象让我目瞪口呆,年轻气盛导致穿了小鞋,还只能忍气吞声。吃了生活的一个闷棍,我才明白,我除了有张文凭,什么都不是!

    当时,我感到最郁闷的是我在公司里什么都不会做,一个电机烧坏了我楞不知如何下手修,公司老总办公室里的灯不亮了,学电的大学生我花了半小时楞不知原因在哪!我学的东 西没一样能用的。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我在学校里没认真学,但后来问了很多同学,90%以上的都有同感,我现在终于认识到这不单是我个人的错,我自认为在学校中是很努力的 ,从未偷懒过,但如果90%以上的学生所学不能服务社会,这种教育体制一定存在问题。

    四年里,我的电脑知识与技能=0!

    现在看起来,我浪费了宝贵的四年光阴!但当时的环境与认识水平,也只能如此了,没有 当初的浪费,怎有后来的珍惜?这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

二 漫长的理论学习时期

1.从电脑培训班开始

    我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一个非常差的企业,我在那儿见识了几乎所有中国差的企业 的弊端:人浮于事,拉帮结派,暗箭伤人,损公肥私……。可以想见,在这样的企业工作 ,人是多么的颓废。我在无聊之中过了大半年的时间。1994年4月的一天我去桂林新华书店买书,看到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老师举办一个电脑培训班,教打字、排版、常用DOS命令等电脑使用基础,反正也没事,不如上个班学点东西吧。不曾想就是这样一个培训班,却根本影响了我的人生之路。

    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次上机时,连电脑开关在哪都找不到,老师拿着一张五寸软盘,插 入软驱,打开电源,在一阵“吱吱”的声音之后,屏幕上开始有英文字符出现,然后,教师在键盘上敲入几个键,电脑沉默一会,突然在屏幕上跳出一个小人,出现一行字:快快 乐乐学电脑,还传出了音乐。我当 时真是惊呆了,电脑怎么还会唱歌?现在想起来,那个软件其实是台湾松岗系列教学软件,而我一个大学本科生,在毕业之后居然对电脑无知到这个地步,我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俗语说:“一见钟情”。我是相信这种事的,因为就是这第一次上机,让我产生了搜索这 一神秘世界的强烈兴趣,从此就再难与电脑分开了。

    当时,有两位电子学院的老师:尹老师和陈老师。他们给我们讲DOS,讲汉字输入,讲他 们如何修改天汇汉字系统使它能在一张软盘上运行,讲打字排版……,一个月之后,我不 满足,又学了一个月。

    在上培训班的时间里,我向老师要来了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四年的培养 方案,回到家中,列出了所有本科课程,再根据书上的先修课程介绍,绘制了一张巨大的课程树,从树根开始,决定一本本地啃,从头开始学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科学的学习有较强的系列性,想一步到位很可能会学不懂,但循序渐进又无法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这是 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现在想起来,觉得好的学习方式是:学理论打基础,在实践中逐步理解理论,多思多悟,就会发现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中有许多一直不变的东西存在。把握这种东西,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这种“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软件开发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基本思想与方法!

    在我对面向对象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与把握之后,我学.net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独立设计一个完整的全面向对象软件架构,并且用VB.net与C#混合语言把它给做出来了。对于J2EE,我同样有这种自信,也用三个月的时间,一定可 以开发与设计基于J2EE平台的软件,因为它们背后的计算机技术基础是一致的,完全可以 触类旁通。 尹老师和陈老师可能不知道,他们开的一个也许是为了经济效益的培训班,最后居然培育出了一个计算机硕士!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其责任真的是非常重大的,可能会影响学生 的一辈子,我感激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