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
首先,属性可用来描述同一类事物的特征,行为可描述一类事物可做的操作,封装就是要把属于同一类事物的共性(包括属性与行为)归到一个类中,以方便使用.比如人这个东东,可用下面的方式封装:
人{
年龄(属性一)
身高(属性二)
性别(属性三)
做事(行为之一)
走路(行为之二)
说话(行为之三)
}
继承:
由于封装,使得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所有描述信息都被归于一类之中,但我们知道,这并不是万能的,有些事物有共性,但还存在区别,比如教师,简单封装起来如下:
教师{
年龄(属性一)
身高(属性二)
性别(属性三)
做事(行为之一)
走路(行为之二)
说话(行为之三)
教书(行为之四)
}
上面对"教师"的封装,与对"人"的封装基本上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特征行为:教书,
教师有与人一样的共性,但我们不能说"人教书",也就是不能把教书封装到"人"之中去,教书是教师的特征行为之一.为了省事地封装教师(代码的复用,这只是继承存在的原因之一),可以让教师去继承人,如:
教师extends人{
教书(行为之三)
}
这样,我们就不用重新定义那些已经被"人"这一个类所封装的那些属性与行为了,而只需要使用继承的方式,在人的基础上拓展教师专有的行为,即"教书"即可把教师描述出来;这样的结果,即是教师也同时拥有"人"之中所封装的一切属性与行为,还拥有自己的特征行为"教书".
多态:
多态的概念发展出来,是以封装和继承为基础的(其实我觉得抽象也应该算是面向对象的大特征之一,要封装,抽象是必须的)
简单的理解一下多态,比如:
人这个类,封装了很多人类共有的特性,
教师是人的子类,继承了人的属性与行为,当然教师有自己的特征行为,比如教书授课;
学生是人的子类,继承了人的属性与行为,当然学生有自己的特征行为,比如学习做作业;
现在,当我们需要去描述教师与学生各自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分开来说"教师在授课","学生做作业",但如果我们要站在抽象的角度,也就是从教师与学生的父类"人"的角度,来同时描述他们各自的行为时,我们怎么描述?"人在授课"?"人在做作业"?这是不是怪怪的很不合适?不合适的问题就在于,对于行为主体,我们使用了抽象层次的东东"人",而对于行为本身,我们却使用了具体的东东"授课"与"教书".怎么解决呢?那就需要解决抽象与具体的矛盾问题.
既然是站在抽象在角度来描述,那我们把行为抽象一下,不就能同时描述了吗?比如"人在做事"(教师授课与学生做作业都可以说成人在做事),这样就解决了抽象层次与具体层次之间的矛盾.
到了这一步,我们可以把两个描述:"教师在做事","学生在做事"两者统一为"人在做事",
然后,我们可以在"教师"的"做事"行为中去调用教师自己的特征行为"授课",
在"学生"的"做事"行为中去调用学生自己的特征行为"做作业",
所以,当调用"人"去"做事"的时候,如果这个人是教师,那他所做的事实际上就是"教书",
如果这个人是学生,那他所做的事实际上就是"做作业".
也就是说在这里"人"是多态的,在不同的形态时,特征行为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人",同时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教师形态,一种是学生形态,所对应的特征行为分别是"授课"与"做作业".
完成上述的描述过程,其实就是多态机制的体现.
多态,就是站在抽象的层面上去实施一个统一的行为,到个体(具体)的层面上时,这个统一的行为会因为个体(具体)的形态特征而实施自己的特征行为.
多态比起封装与继承来说要复杂很多,上面的描述很简单,不用去死抠多态两个字,
其实只要明白:
能站在抽象的角度去描述一件事,
而针对这件抽象的事,对于每个个体(具体)又能找到其自身的行为去执行,这就是多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