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序流程控制1,判断
代表语句:if语句的三种格式,第二种格式的简写格式。格式是固定的,要求记住。
注:
a,每一种格式都是单条语句。
b,第二种格式与简写格式的区别:简写格式运算完要有值出现。好处是可以写在其他表达式中。
c,条件表达式无论写成什么样子,只看最终的结构是否是true 或者 false;
2,选择
代表语句:switch语句。
注:
a,switch语句选择的类型只有四种:byte,short,int, char。
b,case之间与default没有顺序。先执行第一个case,没有匹配的case执行default。
c,结束switch语句的两种情况:遇到break;执行到switch语句结束。
d,如果匹配的case或者default没有对应的break,那么程序会继续向下执行,运行可以运行执行语句。
直到遇到break或者switch结尾结束。
3,循环
代表语句有三个:while ,do while , for
注:
a,do while特点是条件无论是否满足,循环体至少被执行一次。
b,for里面的多个表达式运行的顺序,初始化表达式只读一次,判断循环条件,为真就执行循环体,
然后再执行循环后的操作表达式,接着继续判断循环条件,重复找个过程,直到条件不满足为止。
c,while与for可以互换,区别在于for为了循环而定义的变量在for循环结束就是在内存中释放。
而while循环使用的变量在循环结束后还可以继续使用。
d,最简单无限循环格式:while(true) , for(;;),无限循环存在的原因是并不知道循环多少次,
而是满足某个条件,循环就结束。
4,break,continue;
break跳出语句:应用范围: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continue语句:应用于循环结构。
注:
a,这两个语句离开应用范围,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b,这个两个语句单独存在下面都不可以有语句,因为执行不到。
c,continue语句是结束本次循环继续下次循环。
d,break语句是跳出循环或switch
d,标号的出现,可以让这两个语句作用于指定的范围。
for的嵌套循环:外循环控制的是行数,内循环控制的列数。
各种语句的应用场景:
if语句应用于判断范围,或对具体的值进行判断。
switch语句应用于个具体的值进行选择。
循环结构:可以让程序自动化,某些语句需要运行多次。
循环的注意事项:
1,循环条件要写对。
2,哪些语句需要参与循环,哪些语句不需要必须清楚。
练习:
1:一年四季 3,4,5春季 12,1,2 冬天(if switch)
2:将if的嵌套形式用switch的嵌套形式表示出来。
3:1-10的偶数。1-10的和。1-200,既是3就是7的倍数。
4:3000米长的绳子,一天减一半,需要多少天,绳子会小于5米。
5:
*****
****
***
**
*
*
**
***
****
*****
55555
4444
333
22
1
1
12
123
1234
12345
* * * * *
* * * *
* * *
* *
*
6,
九九乘法表。
1*1=1 2*2=4 3*3=9
1*2=2 2*3=6
1*3=3
二、函数 特点:
它是程序中一段独立的小程序。
它可以实现独立的功能。
它只有被调用才会执行。
它可以被重复使用。(看画矩形的例子)
java的代码是以类的形式体现出来,而类的功能是以函数的形式体现出来。
当要想实现一个功能时,
1,先要确定该功能是否要有具体的内容返回来。
如果有,那么该内容的类型是什么?
2,实现该功能是否需要有未知的内容,
如果有,那么未知的内容类型是什么?要有几个?
也就是要确定函数的返回值类型,还有参数列表。
注:函数中不能定义函数,函数中可以调用函数。
函数的特性之一:
重载:一个类中,一个以上的同名函数,只要它们的参数个数 或者 参数类型不同,就表明该函数重载了。
三、数组:数组的查找、排序同一类型数据的集合。
数组的好处就是可以给其中的元素进行编号,从0开始,方便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操作。
数组常见的两个操作就是
1,取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思路:定义一个变量存最小值,遍历数组比较获取
定一个临时存储变量准备记录最大值,先初始化为数组中的任意元素,为了方便比较。
然后通过对数组遍历,让其他元素与该变量进行比较,只要大于该变量就将大的元素存储在变量中。
遍历结束,变量中存储的既是最大值。(最小值同理。)
定义该功能函数时要注意,返回值类型是int,参数是要接收一个数组进来。(自己动手练习)
2,对数组进行排序。
第一种方法:选择排序。
在参加排序的所有数组元素中找出最小(或最大)数据的元素,使它与第一个元素中的数据相互交换位置
然后再在余下的元素中找出最小(或最大)数据的元素,与第二个元素中的数据相互交换位置
依次类推,直到所有元素成为一个有序的序列
思路:
先在用数组的第一个位置上的元素与其他元素进行比较,
只要比第一个元素小,那么小的元素就和第一个位置上的元素互换,继续向后进行比较,
第一次比较完,第一位上肯定就是最小的元素。依此类推,再在第二个位置重复此过程,即可排序。
那么第一个位置上的元素和其他元素比一遍,然后第二个位置上的元素在和其他元素比一遍,
相当于大圈一次,小圈n次,既是for的嵌套循环。
第二宗方法:冒泡排序
把待排序的N个元素的数据看成是垂直堆放的一列数据,从最下面的一个元素起,
自下而上地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中的数据,将数值较小的数据换到上面的一个元素中。
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处理完最后两个元素中的数据,称为一遍加工。当第一遍加工完成时,最小的数据已经上升到第一个元素的位置。
然后对余下的n-1个元素重复上述处理过程,直到最后进行余下两个数据的比较和交换。
由于每一遍加工都是将本遍最小的元素像气泡一样上浮到本遍的顶端位置,故称为冒泡排序。
二分查找、二维数组、二分制总结二分查找(折半查找):前提,只对有序数组有效。好处是可以提高查找效率。
原理:
通过匹配中间值元素,确定要查找的元素范围。通过折半缩小查找范围。
程序实现:
因为最大最小以及中间脚标都是变化的,所以定义变量将其记录下来。
如果第一次中间值元素与要查找元素不匹配,就开始循环。
中间值元素大于要找元素,那么最小脚标值变为中间值+1;
中间值元素小于要找元素,那么最大脚标值变为中间值-1;
再次进行折半。直到找到为止。
- public static int half(int[] arr,int num)
- {
- int max = arr.length-1;
- int min = 0;
- int mid = (max+min)/2;
- while(arr[mid]!=num)
- {
- if(num>arr[mid])
- {
- min = mid+1;
- }
- else if(num<arr[mid])
- {
- max = mid-1;
- }
-
- if(max<min)
- return -1;
- mid = (max+min)/2;
- }
- return mid;
- }
复制代码
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要存在范围,才可以进行折半。
如果最小值大于了最大值,那么折半就停止了,表示要找的元素不存在。
二维数组。
数组中的数组。
- int[][] x = new int[3][2];
- x[0][0]=2;
-
- int[][] arr = {{4,1,6},{3},{2,9}};
- arr.length = 3;
- arr[2].length = 2;
-
- int sum = 0;
-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
- for(int y = 0; y<arr[x].length; y++)
- {
- sum = sum + arr[x][y];
- }
- }
-
- int[] x[],y;
- int a[];
- int[][] b ;
-
- a = x[0];
- b = x;
- a = y;
- b = y;
复制代码
进制转换
十进制转二进制:
四个二进制位表示一个十六进制位,因为四个二进制位的1和0的变化正好可以对应十六进制中的每一个值。
那么只要用一个十进制数与上15,就可以取出最低的4个二进制位,其它高位的被去掉了。
再把原来的数进行右移四位,低4位的数就去掉了,再与15相与,就有可以得到相应的二进制数。
以此类推,就可以依次取出每一组十进制的二进制位了。
十进制转十六进制:
法1:先转换为2进制,再转换为十六进制
法2:用十进制除以16,再用余数除以16,直到在进行商小于1为止。把所有的商和最后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据。如180除以16,商11余4。十六进制就是B4。
那么进制为什么要出现呢?
计算机底层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来表示的。
为了更易于人们阅读记忆与操作。
|
|